坠入黑暗(第2/10页)

“但人类最后的希望被葬送了。”孑遗者说。实际上没什么好说的,他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心底渴望着忏悔,哪怕是对一部电脑,“如果我们不尝试用黑洞进行引力加速,那么至少现在还在向目标星系前进。”

“但以不到12%的光速,我们要三百多年后才可能抵达那里,何况在那里也不一定能找到宜居的星球。”

“至少我们可以得到丰富的行星物质资源补充燃料和修补船体。”

“您忘记了,以飞船目前的状况,能撑过300年的可能只有27%,我们很可能根本到不了那里。”

“我怎么会忘。”他闭上了眼睛,“但至少这还是有可能的,是一个渺茫但存在的希望。而现在,我们完全绝望了。”

是啊,完完全全的绝望。

2

对于绝望,孑遗者并不陌生。

自他的青年时代以来,某种压抑窒息的感觉就萦绕着他,仿佛已经预示着黑暗终将降临。二十三世纪的太阳系,在议会政治的泥淖里,在行政部门的腐败与涣散中,一天比一天溃烂下去,一次次复兴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一次似乎有希望的改革,带来的竟是外行星联盟的独立和旷日持久的战争。提坦星奇袭、土星环战役、大红斑会战、小行星带争夺战、火卫一坠毁……每次短暂的停战之后总是更惨烈的战役。遮天蔽日的星舰在各个世界的天空中燃烧爆裂,一个接一个的太空殖民地在各种核武器、反物质武器或奇点武器的打击下化为焦土。最后,月球被岩浆吞没,地球也沦陷在叛军之手。

那时候人们以为战争总算要结束了,太阳系满目疮痍,数十亿人死于战乱,但人类最终能挺过去,正如之前的四次世界大战那样。想不到,战败的一方做出了同归于尽的疯狂之举,他们在残存的水星基地动用了最后的数百艘战舰撞击太阳黑子区域,蓄意引发了太阳的大爆发,本该在数亿年间的释放能量刹那间爆发出来,令太阳体积像气球一样膨胀,来自太阳内部的数千度的等离子狂流在内太阳系如洪水泛滥,二十四小时内就淹没了整个地球。

那个曾如露珠一般的女孩儿,在瞬间就气化了,正如地球上其他的一百二十亿人一样。

当毁灭的硝烟散尽,留下的只有一颗直径达一个天文单位的红巨星,以及海王星轨道上最后残留的人类基地。此后几年间,幸存的数千人中又有大半因辐射病而死去。此时,太阳系的任何地方都已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唯一的希望,在其他的星系上。终于,剩下的人集合仅剩的优秀头脑和技术力量,制造了有史以来第一艘能够以接近光速航行的空间曲率飞船“爱琵斯号”,二十五名船员,带着人类以及一万多种重要动植物的基因,飞向宇宙。

但开始光速旅行后只有一个月——按太阳系的时间是十年后——他们收到了太阳系传来的通讯波段,得知海王星基地在他们离去后的数年间,随着生态循环系统的崩溃,情况已经越来越恶化,幸存者很快降低到了两位数,然后是个位数。终有一天,在太阳系方向上一片寂静,任何频段都只有微波背景辐射的噪音。于是他们知道,自己是宇宙中最后活着的地球生灵了。

从此,他们孤独地飘流着,从一个星系到另一个星系,寻找人类可以栖居的星球,但结果总是失望地离去。

飞船时间二十五年后,终于出现了转机。在距离地球三千光年外,爱琵斯号所探索的第十七个星系里,一颗有水和大气的蔚蓝色行星出现在舷窗外,如地球般明丽而温柔,船员们欢呼起来,流泪相拥。着陆勘探发现,这颗行星位于宜居带,与恒星距离适中,有陆地、海洋和大气,直径、转轴倾角、自转周期等许多重要参数都近似于地球。定居的准备工作迅速展开,人们充满干劲,期望几天后就能搬进新的家园,改造海陆和大气,并根据人和其他生物的基因库存重新恢复地球生物圈。

但进一步的测量却给人们当头一棒:这颗行星的轨道实际上是极为狭扁的椭圆,近日点为0.8个天文单位,远日点却高达7.5个天文单位。目前行星处于接近其恒星的温暖时期,但大约半年后就会逐渐远离它的太阳,很快会彻底冰封起来,不仅海洋封冻,就连大气层也会被冻结在行星表面,根本不可能维持生物圈的存在。

经过反复的计算和论证,决策层放弃了殖民计划,下达了离开这个星系的指令,但许多船员太渴望结束漂流的日子,返回久违的大地上生活,他们认为这是舰长和高级船员企图奴役他们的阴谋,要求继续殖民工程,要求被驳回后,竟发动了偷袭,企图劫持飞船。

于是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场战争,二十五个人参战,五个人活了下来。飞船的空间曲率引擎遭到了难以修复的损坏,从此只能以大约12%的光速在漫漫太空中缓慢爬行。相对论效应不再显著,船上的时间流逝与外界相差无几,对于船员来说,速度不只是以往的九分之一,而是千分之一,他们甚至无望在有生之年抵达下一个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