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脑机连接(第3/5页)

同样,人类的听力只局限于非常低频的波段。借助合适的麦克风,人工耳蜗可以让普通人听到蝙蝠的定位回声。就像夜视一样,这样的技术需要合适的传感器,才能让我们的感官更灵敏。有研究称,相较于人,狗的视觉和嗅觉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狗可以用嗅觉导航。就像光和眼睛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用电子耳朵“看到”声音,或者用电子鼻子“看到”气味。感官神经假体完全有可能让携带者与环境的互动交流比普通人更加丰富。

同理,我们默认感官输入的位置一定和感官接收的位置(我们的大脑)在一起。但是,现代的电子交流并没有这个限制。感官输入可以产生在战场的坦克里,或者地球的另一边,甚至是火星表面的遥控探测器上。(火星探测器的唯一问题是时滞。光是传递信号的最快方式,但也需要4分钟才能从火星传播到地球,地球上的反馈信息最快也需要4分钟才能传播到火星上,所以火星探测器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对某个问题有反应。)而且,进入脑中的信号甚至不需要感官输入。

通常情况下,通过看电影获得的体验和真实体验相比还是很有限的。然而,使用直连大脑设备的用户体验到的电影场景则和真实世界没什么区别。不仅如此,这些用户“看到”的图像在真实世界中甚至不一定存在,它们可以是电子游戏中的虚拟场景,或者是基于互联网的虚幻宇宙。只要图像的质量较高,特别是不需要手术和电极的人机交互系统可行,这项技术就绝对可以改变我们和真实世界以及虚拟世界的互动方式,从而拉近我们的世界和《黑客帝国》中的世界的距离。

2006年,两篇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提到了神经假体,这给那些神经系统受损的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带来了希望。在文章开头,约翰·多诺霍和他在布朗大学的同事们,描述了如何在负责运动的大脑区域——初级运动皮层的中央前回区排列96个电极。实验对象马特·内格尔的脊椎在一次事故中完全受损,导致他的四肢瘫痪。

虽然事故发生于做实验的3年前,但他仍可以通过“想象”手的移动在电极中产生信号,移动屏幕上的光标,打开模拟的电子邮件,以及操控类似电视的电子设备。他可以边说话边“想象”,就像正常人边说话边干活那样。他还可以用机械手臂完成简单的动作。

想象中,对机械手臂进行精细操作将需要大量的训练(好莱坞电影肯定会如此描绘,还可能会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并配上非常戏剧化的背景音乐)。但在现实中,科研人员惊喜地发现,内格尔迅速学会了如何操纵机械手臂。他在几分钟内就可以用想象中的手移动屏幕上的光标;在没有更多训练的情况下,他还迅速完成了一系列其他标志实验成功的动作。

虽然上述实验是在布朗大学里进行的,但它是该实验室与赛博动力学公司(Cyberkinetics)合作完成的,该公司以“大脑之门”为名注册了这项技术,预示着这项技术未来的商业潜力。如果实验室使用的是非侵入性连接,不需要植入电极,就更好了。这类电极应该不能终生使用,也伴随着感染等其他危险,所以最佳的情况是内置装置被可穿戴装置替代。另外,有证据显示,由电极记录的神经信号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不同的个体对电极装置的运用能力也不同(这也许是由于电极排列的微小不同导致的)。

2006年,第二篇发表于《自然》的论文则在用思维移动机械手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展示了如何用意识直接完成某项任务。斯坦福大学的克里希纳·谢诺伊用一系列置于猴子脑中的电极更精确地捕捉到了它的行动意图。这个实验扩展了大脑和行为之间的联系。研究者称,如果把这个系统置于人类大脑中,它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可以实现每分钟打出15个英文单词。

“大脑之门”技术可以实现人对机械手臂的操控,比如移动屏幕上的光标,但如果用来打字就太慢了;第二篇文章中的技术则可以利用意识直接在屏幕上打出文字,而不是用机械手臂逐个地敲击键盘。

这些实验只是朝着由大脑直接操纵机械手臂目标迈出的第一步,真正实现用机械手臂替代物理手臂还需要合适的反馈。我们不仅要有能力移动四肢,还得知道四肢在哪儿。虽然这个能力的重要性好像并不那么明显,但这是安装机械手臂的前提。我们先要知道四肢在哪里,才能对其进行精细操控。这个功能让我们可以闭着眼睛摸到鼻子,或者不用盯着手和腿看就能让它们下意识地运动。有几个实验室正在试图完成这个反馈系统,直接向神经系统输入手或腿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