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九章 前往奥克兰(第3/3页)

这时,一行人正精神抖擞地沿着怀帕河下游赶路。这地方空寂无人,没有土著人的踪迹,也没有任何痕迹表明有人来过此地。小溪时而穿行在高大的灌木丛中,时而沿着沙滩蜿蜒流淌。行人可以一眼望到堵住东面河谷的那几座小山,山形怪异,在朦胧的雾霭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些巨兽,与上古时期的怪兽无异。它们有可能是一群顷刻之间化为岩石的巨鲸。一看这些高高低低的山丘,就知道这一带是火山岩地质。事实上,新西兰是由近期火山喷发形成的。它从海里升起来就一直不停地增长,有些地方20年增高了6英尺。现在,整个岛屿内部的地火还在奔腾不息,冲击、震撼着两岛,还常见一股股地火从许多间歇泉泉眼或火山口喷发出来。

下午4点,大家轻轻松松地走了9英里。巴加内尔不断地查看地图,从图上看,离两河汇流的地方还有5英里,大家计划在那里过夜。从那里到首府还有50英里路,只需两三天就到了,如果哥尼纳凡一行能遇上半月一趟往来于霍克湾和奥克兰两地的邮车的话,顶多8个小时就能到。

“看来,今晚还得露宿。”哥尼纳凡说。

“是呀,但愿这是最后的一次露宿。”巴加内尔回答道。

“那太好了,露宿对两位女士来说着实不太方便。”

“可她们没有半句怨言,也从不叫苦,”蒙格尔斯接着说道,然后,他转向巴加内尔问道,“对了,巴加内尔先生,您不是说在两河流的交汇处有个村子吗?”

“没错,”地理学家回答,“约翰斯顿制的地图上标得有,名叫纳瓦西亚的村,离两河汇流下方约2英里处。”

“那好呀,今晚咱们就去那里过夜吧?找个好点的旅馆休息一下,海伦娜夫人和玛丽小姐一定不在乎再走2英里路的。”

“找个旅馆?”巴加内尔惊叫起来,“在毛利人的村子里找个旅馆?这地方连个小酒馆,小客栈都没有,哪儿还有旅馆呀!这种村子里只有茅草棚。我认为我们不但不能在那里过夜,而且还要离得远远的。”

“您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的,都成惊弓之鸟了,我的巴加内尔先生!”哥尼纳凡爵士嘲讽道。

“亲爱的爵士,对毛利人还是多长个心眼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可是新西兰海岸!不知道战争进行得如何,也许还打得很激烈。也许毛利人正想抓几个像我们这样的欧洲人去呢!我可不想领受他们的‘热情好客’,都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巴加内尔振振有词地说道,“我觉得咱们还是避开村子、绕道而行为妙,免得遇上土著人。到了德鲁里,情况就大不同了,在那里,不仅我们勇敢的女士们可以放心大胆地休息,消除疲劳,男士们也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恢复一下体力。”

大家都认为巴加内尔说得有道理。海伦娜夫人宁愿在野外再过一夜,也不愿让大家去冒险。于是,一行人继续沿岸赶路,两位女士也从没有要求中途休息。

两个钟头后,暮色开始笼罩大地,夕阳西沉,落日从云隙里投射出缕缕金光,给西边的天空抹上了一层红晕。东边的山峦被余晖染成了一片紫红,仿佛是向旅途劳顿的人儿作最后的致敬。

大家都知道,这地方为高纬度地带,黄昏短促,黑夜随即就会到来,于是,众人加快了步伐,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两河汇合处。

这时,夜雾已开始弥漫,眼前一片昏暗,无法辨清方向,只听见河水在哗哗地流淌,水流声越来越大,没错,就要到两河交汇处了。两河汇流,相互撞击,波涛迭起,水声漰沛。

“终于到怀卡托江了!”巴加内尔高兴地叫嚷道,“去奥克兰就沿这条河右岸一直北上。”

“明天就能踏上这条路了,”少校很兴奋地说,“今晚就在此凑合一宿吧。前面黑咕隆咚的,好像有片树丛,正好宿营,吃完晚饭后,就去休息。”

“晚餐,大家就随便吃点饼干和干肉吧,”巴加内尔说,“千万可别生火。我们应该悄无声息地来,悄无声息地走,还是谨慎点好。运气不错,夜雾弥漫,正好把我们隐蔽起来。”

一行人走进小树林中,照地理学家说的办,安安静静地吃了点干粮当作晚饭,随后躺下了。赶了15英里的路,一个个都疲惫不堪,很快便酣然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