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2/3页)

实话实说,在这种环境下,我认为我的歉意恐怕非常有限。成年人应该会做最简单的算术。

不过,你把一个人晾在那儿也不能太久。“你管我老爸叫‘约翰·佩里少校’,”我说,“你是在部队里认识他的吗?”

“是啊。”他说,对话能够继续下去,他看起来非常开心。“不过我们有段时间没见了。估计我都认不出他了。”

“我猜长相应该没怎么变,”我说,“只是皮肤颜色不一样了。”

他嗤嗤笑道:“大概是吧。绿色皮肤会让人很难融入社会。”

“我看他只怕永远也没法真的融入这里。”我说,立刻意识到这句话有各种各样的误解方式。

当然了,这位客人没有浪费时间,立刻扑了上去。“他难道不肯融入?”他问,弯腰爱抚巴巴。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说,“哈克贝利星的绝大多数居民来自印度——地球上的印度,要么就是来自印度的那些人在这儿生下的后代。和他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是另一种文化,我是这个意思。”

“我明白了,”绿皮人说,“不过我猜他和这儿的居民相处得不错。佩里少校就是这样。所以他才在做他现在的那份工作。”老爸的工作是巡察官,帮助人们在政府官僚体系内披荆斩棘。“有个问题我很好奇:他喜欢这儿的生活吗?”

“问这个干什么?”我问。

“我只是想知道他从宇宙里退下来以后过得好不好。”他说,抬起头看着我。

我的脑海深处响起警铃。我突然发觉这场随意闲聊突然变得不怎么随意了。这位绿皮客人不是为了社交拜访而来的。

“我觉得他挺喜欢的,”我忍住没有多说什么,“怎么了?”

“好奇而已。”他说着又拍了拍巴巴。我忍住冲动,没有把我的狗叫回来。“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从军队退回平民的生活,”他环顾四周说,“这儿看起来相当平静。这个转变相当巨大。”

“我觉得他挺喜欢的。”我重复道,着重强调每一个字的发音,除非这位绿皮客人是只癞蛤蟆,否则就该知道别再纠缠这个话题了。

“很好,”他说,“你呢?喜欢这儿吗?”

我正要回答,但立刻闭上了嘴。因为,唔,这确实是个问题。

在人类殖民星球生活,听起来引人入胜,实际上却是另一码事了。刚听见这个概念的人会认为殖民星球的居民会经常往返于行星之间,在这颗行星生活,在另一颗行星工作,度假则再去另一颗行星:比方说专供寻欢作乐的度假星什么的。但令人悲哀的是,现实要无聊得多。绝大多数殖民者一辈子就在他们的母星生活,根本不会出去看看宇宙是什么模样。

你不可能随意往返星球之间,因为这么做通常需要有很正式的理由:你是某艘商船的船员,运送水果和柳条篮飞越星际空间,要么你在星际联盟找个工作,开始你身为星际官僚的光鲜生涯。或者你是运动员,每四年有一次殖民联盟奥林匹克运动会。偶尔会有著名音乐家或演员去各个殖民地巡演。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你只会在一颗星球上生老病死,连鬼魂都只会在这颗星球上逗留,折磨你的后代。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明白我的意思吗?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不会离开住处方圆几十公里的区域。一个人要是不下决心浪迹天涯,就不太可能踏遍所在星球的绝大多数地方。既然你连自己所在星球都没好好看过,没见过其他星球又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呢?

但前提是你得在一颗有意思的星球上。

为了防止有人说哈克贝利星的坏话,我得先声明一下:我爱哈克贝利星,真的爱它。我也爱我们居住的小镇新果阿。在一个充满田园风光的农垦小镇长大,你能享受到无数乐趣:生活在农场里,有羊有鸡有麦田和高粱地,有丰收节和冬祭。没有哪个八九岁的孩子会觉得这种生活并非乐趣无穷。但等你进入青春期,开始思考你这辈子打算做什么,你就不得不琢磨自己有哪些选择了。这时候,农场啦羊啦鸡啦还有你从小就认识而且一辈子都会认识的那些人,对完整的生命体验来说似乎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当然了,这些东西还是这些东西,但这正是问题所在。想有所改变的是你自己。

已知宇宙历史上所有的小镇少年大概都体验过这一丁点儿微不足道的青春期痛苦,我明白我也不例外。但在这么一颗殖民星球上,所谓“大城市”(密苏里市的首都区)的全部神秘和浪漫也只是能瞭望堆肥场,我希望能出去见见世面也不是没有理由的了。

我的意思不是说密苏里市有什么不好(堆肥场也没什么不好,这是必须存在之物),更适合的说法是,等你走出去,在真正的大城市或者辽阔而险恶的宇宙里生活过了,这会是你想要回来安享余生的地方。老妈的想法我很清楚,那就是她热爱哈克贝利星上的生活。但在她来这里定居之前,她是特种部队的一名士兵。她很少谈起她见过和做过的事情,但根据我的个人体验,我也大致有所了解。我无法想象一辈子都过这种生活。我认为她可以说自己已经看够了这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