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时间计量与对时间的理解

作者:任杰

一、时间与时间计量

每当提到对“时间”的理解,科幻迷们总是兴趣盎然,人类目前所知的一切文明都生活于时间之中,当书写一种新的生物、种族时,给他们设计一种全新的理解时间的方式,是一个不错的实现科幻惊奇感的方法。比如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里,那个能够预知未来的种族“七肢桶”,他们概念中,过去和未来,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并不大。现实中我们也经常一厢情愿地定义人类各个文明间理解时间的差异,例如一些文章会说,中国古代的时间观念是循环式的,西方则是直线式的。很可惜,这不但与史实不尽相符,也没有看到中西方对时间的认识具有共同的科技基础。实际上,世界各文明的时间观念整体上是大同小异的,对时间的理解都具有周行性和直进性的特点。

“时间”,顾名思义,本意指的是时之间隔,而提到间隔,自然就有多少、大小之别,也就是说,时间本身与量的观念分割不开。如果去追究英文time的词源,也会发现,这一词汇源于原始日耳曼语,也包含有间隔之意。在这一点上,现代中英文颇有相通之处。当然,现代中文的“时间”词意应是近代以来才形成的,古文献中的“时间”一词是目前、一时之意,与今不同。而如果进一步追究“时”的含义,会发现其原初之意很可能是指季节,即所谓“四时”之中的“时”,《尚书·舜典》篇中有“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之句,其中将“时”列于“月”之前,“时”明显指的是比月更长一些的季节。有趣的是,拉丁文中的时间一词——tempus之原意也有季节之意。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古代传统又不谋而合。季节,作为有特定所指的时间段,当然也包含着量的观念,对时间的量化认识应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自然有其变化的节律,人类作为在自然界成长起来的高级生物,天生就具有把握这种脉动的能力。比如,在16、17世纪,伽利略等西方科学家仍会用数脉搏作为实验中计量时间的手段,正是在利用人本身的节律,当然,我们现在有了更精确、稳定的计时方法,情势出现了反转,脉搏速率已成为我们计量的对象。又如清代学者赵翼曾有一首诗名为《五更不寐》描绘了凭借自身感觉断定时间、安排作息的现象:“倚壁灯光小炷留,宵眠醒必五更头。吾身自有时辰表,不用鸡人报晓筹。”

故而可断言,对时间加以计量是人类在蒙昧阶段即已产生的文化现象。相关的史学研究亦证明了这一点。时间计量的产生早于人类进入以文字、城市、金属工具为标志的文明时代之前,甚至早于人类进入定居农业阶段之前。这并不难想象,昼夜黑白的循环、一年四季的更替(温带地区)如此显著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节律感的人类对之产生粗略的长短观念是一种必然。大约在三万年前,人类掌握刻痕计数能力之后,应该已经产生了利用具体数字对时间进行的计量。不过对于早期计量针对的单位究竟是日,还是月?学者们存在争议,在西方,认为计月早于计日似是主流。欧洲发现的一两万前的一些洞窟壁画中的黑点被考古学家们认为是计月的遗痕。而民族调查亦能对时间计量产生极早的观点予以佐证,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独龙族早先有用结绳来计日以庆祝节日的传统,反映出对时间的计量可能产生于有完整的数字表达语言之前。

所谓时间计量,其本质就是利用周期往复的现象去反映时间的流逝。年、月、日及其背后的天文现象,因为具有这样的特点,且又普遍可见,故而成为世界各民族用以计时的共同依托。很遗憾,中国人并不是外星人,在对时间的理解上,我们本质上和西方没有不同,然而,在细节上和文化上,我们有着自己的特色。

二、中国古代时间计量的发展

在文明初创阶段,时间计量的主要发展是历法的产生和渐趋成熟。所谓历法,主要就是对年、月、日这几个自然时间单位的调配。在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古国的主流是使用阴阳合历,即在年和月之中,以月作为首要的时间单位,再设置闰月以反映年的实际长度。阴阳合历在我国至晚产生于殷商时期,并一直流传后世,直至民国元年推行公历之前都是我国传统的官方历法。

历法初步成熟有两个公认的标志:四分历的发明和默冬周期的发现。所谓四分历,即使用365.25日为历年平均长度;默冬周期则指阴阳合历中采用19年7闰的置闰周期。掌握了这二者,说明对年日关系、年月关系分别形成了较精确的掌握。欧亚大陆各主要古文明对这两者的发现时间大多在伯仲之间。我国对四分历的使用大概始于战国初年,比古埃及明显要晚;而对默冬周期的发现约在春秋后期,比正牌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默冬公布其周期还早一百多年,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阴阳合历已经发展在世界各国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