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三 第八章 杨公归天(第2/3页)
杨公卿不知是否受寇仲输入真气影响,双目神采凝聚,脸上抹过一阵红晕,反手抓紧寇仲双手,道:“我早知少帅不会出事,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少帅坚持下去,终有直捣关中的一天。”
寇仲晓得他回光反照,心如刀割,自第一天认识这位亦师亦友的名将,他一直像慈父般关怀和照顾着他,义无反顾全力的支持他,而他却因自己的策略斗不过李世民而身亡,悔恨像毒蛇般噬咬他早伤痕累累的心。
“噗!”
麻常在杨公卿旁跪下,脸孔埋在双手中,全身抽搐,却强忍着没哭出声来,其他将士无不凄然。
杨公卿像用尽生命仅余的力气般松开抓着寇仲的一对手,露出最后一丝笑意,柔声道:“有生必有死……少帅……”
寇伸大骇,把耳朵凑到他颤震的嘴旁,杨公卿以微仅可闻的声音道:“给我杀死李元吉。”
喉头“鼓”的一声,就此断气。
侯希白和徐子陵躲在洛水西岸一处密林内,瞧着近三十艘载满兵员的大唐水师船,满帆驶过。
侯希白叹道:“情况真令人担心。”
徐子陵摇头道:“我们该高兴才对,李世民从水路把大批兵员调往南方,表示寇仲仍然健在,故要断寇仲往钟离的去路。否则李世民当掉头去攻打陈留的少帅军,而不会在此浪费时间。”
侯希白苦笑道:“有道理!但我却在担心寇仲,他怎么来应付李世民的追杀?”
徐子陵道:“战争从来都是这么残酷无情,寇仲必须证明自已纵使在这么恶劣的情况下,仍能把李世民的大军牢牢牵制,直至宋缺大军来援,而我深信他有这个能力。”
侯希白点头道:“听你这么说,我也安心点。子陵现在感觉如何?”
徐子陵道:“杨虚彦不但学晓《御尽万法恨源智经》魔功,更练成令师的《不死印法》。”
侯希白色变道:“这是不可能的。”
徐子陵叹道:“事实却是如此。希白兄可否把《不死印法》念一遍来听听,希望明早动程时我再不用你老兄背着我来走路。”
漫天风雨的黯黑中,寇仲、跋锋寒、麻常、陈老谋、跋野刚、邢元真和王玄恕七人,立在密林旁靠近伊水一处山头,瞧着三艘大唐巨舰,沿伊水驶来,望南远去,人人心头沉重,感到前路艰难灰暗。
只有寇仲双目仲光闪闪,不知又在打甚么主意。
杨公卿的死亡对他造成严重的打击!可是杨公入土为安后,他立即回复过来,杨公之死反激起他的斗志。
不计徐子陵,他们七个人是突围军仅存的七位领袖,洛阳群将中只跋野刚、祁元真和王玄恕二人能追随寇仲到此地。其他大将如段达、崔弘丹、孟孝文、单雄信、郭善才、张童儿等十多人均命丧当场,可见战况的惨烈,突围军伤亡之重。
寇仲忽然道:“假若我们背崇山结阵而战,可以守多久!”
众人均明白寇仲的意思,由于敌人有水路之便,可迅速调动大批兵员,无论他们往任何一方逃遁,必给敌人截击于途上,不要说南下千里逃往钟离,襄阳那关他们肯定闯不过去。
换句话说,他们绝没有逃脱的侥幸。但若就地冒险一战,虽终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但却死得轰轰烈烈,不用似丧家之犬般给人赶得窜南遁西,死得窝囊!这是所有人对寇仲说话的理解。
麻常颓然道:“我们的箭矢足供我们顽抗三个昼夜。”
陈老谋嘿然道:“没有箭矢可削木编箭,我的工事兵尚余一百二十五人,以树干筑垒寨,广布陷阱,守个十天半月该非困难。”
跋野刚叹道:“就是粮食的问题却无法解决,即使我们狠心杀马吃肉,仍支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更大的是士气的问题,既明知必死,当有人生出异心。”
寇仲摇头道:“我们不是必死,而是必胜。前晚将是我寇仲最后一趟吃败仗。”
众皆愕然。
跋锋寒大讶道:“少帅凭甚么有把握打一场胜仗?”
寇仲胸有成竹的微笑道:“大家试想想以下的一种情况:我们背崇山峻岭结阵,而又有源源不绝的粮食供应,兼有大批威力庞大足够摧毁李世民整师军队的歹毒火器,情况又如何?”
跋锋寒剧震道:“对!我差点忘了,你是否指襄城南面的天城峡,那里是最险要的险地,但火器从何而来?”
麻常等至此晓得寇仲非是胡言乱语,均生出希望,纷纷追问。
寇仲解释道:“天城峡是当年我们逃避李密和曲傲的追杀,于襄城南面高山发现的峡道,全长半里,两边岩崖峭拔,壁陡如削,北端狭窄至仅可容一车一骑通过,峡口外是起伏无尽的丘陵山野,天城峡全峡间还隔了横跨数十里的隐潭山,只要我们在天城峡北端结阵固守,令敌人以为我们陷身绝境,而事实上我们则后有通路,我们将可把李世民大军牢牢牵制,直至救兵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