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天机浑不辩(第2/2页)
只是眼前这数百名弟子,却不是寿州的信徒,而是跟随他数年之久的忠诚之士。这些人里,有的对此事一无所知,只是盲目跟从,凭着一腔热血要跟他做一番“大事业”;有的却早已知晓个中原委,也知道此番就是送死的局面,却依旧守口如瓶,一意跟随,却也算忠义。
太玄掌教不愿众人就此送死,可是人多口杂,他自己掌教多年,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上面那位刻意安插的眼线,故而行事言语都是十分拘束。纵是不愿,太玄掌教也只得继续鼓动众人,说此次本是破釜沉舟之举,不成功便成仁的局面,若是过得此节,太玄教今后便再无敌手,横行天下无阻,囊括江山也只在旦夕。
众人都是挥舞着兵器,不住叫嚣,丝毫不将自家生死放在心上,只一味磨刀霍霍,等着迎击武林正道。太玄掌教见状也是心中一片凄凉,却依旧大声喊道:“我教成事之基,自今始立!”
众人当下一阵欢呼,既有真心实意,也有无尽凄凉。只是天道有常而恒常,这些人抱着这样那样的目的成了太玄教徒这么多年,对眼前种种其实早有考虑打算,也不说太过悲切,始终知道是黄粱梦一场。
那一边,一众少林僧人和其余各派的人士已经接近了太玄教的驻地所在。在场众人多是年轻一代,小打小闹还经历过些许,这等场面却是没有见识过的。不说是面对一个邪教,行拯救苍生的举动,就是往日里门派间争端,师门也倾向于和平解决,少有兵刃相见之时。法家先师韩非子曾说过;“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这些年来,一者天下太平,争端不起,与北辽西夏的战事又有朝廷顶着,江湖人难有机会一展拳脚;二者大宋江山稳固,朝廷对练武人的态度也使得各家长辈都谨慎小心,也不敢有太大的冲突争端。
太和真人眼看着众人这般模样,虽也是行伍整齐,始终少了一分几十年前迎击北辽的那种无畏悍勇,一时也是暗自警惕。他是道家一脉的前辈高人,虽不说世事洞明,也算得上经多见广,自有一份思想。如今太平日子过得久了,只怕各门各派都有些懈怠,虽也有一些天资极佳的弟子,始终也是少数,整体情况来说,气势上还是不如先前。长此以往,武道必将萧条,江湖再不能与朝廷相互挟制,却也失了道家阴阳平衡的道理。
从来天下武林之事,都是一个两两制衡,此消彼长。大处说,无论谁家得了天下,哪个坐拥万里河山,不平之事总不是朝廷寥寥数人能一手掌握,总有细微不及之处靠着练武人行侠仗义,惩恶锄奸;小处讲,江湖中总要正邪对立,众人也才有着一个以武论道的因由,支撑着武道不致没落。
太和真人一念即起,思虑愈发繁杂,暗自在心中算些阴阳五行,八卦易数之类,推演今后发展。世传“圣人观一叶落而知秋”,太和真人没有那等本事,却也隐约推出今后百千年间武道凋敝,文兴武衰的模糊境况。又想到朝廷失了民间武道制衡,权力一时膨胀极限,所谓“盛极而衰”,汉人的大好河山却不知还能维持多久。
太和真人越推越深,越算越远,不经意间便汗流浃背,心中不住恐惧凄凉。正当他打算详细推演一番之际,陈风崇突然从背后冒出,一把拍在太和真人肩头,小声说道:“老头,此番不知结果,难辨吉凶。若有变数,我家那几个师弟也请你费神照顾则个。”
原本再有个盏茶时间,太和真人就能明辨天机,也难逃一个走火入魔,陈风崇这一下打断,却是拉了他一把。
太和真人此刻一身冷汗,胡乱应付了陈风崇,仔细回想,才知道天机难测,却不是凡人所能窥探;此番情景,竟与前朝袁天罡于李淳风之事如出一辙,耐人寻味。他也是炼气修道有成的人物,当下便明白过来,这百千年来,武术道法俱佳之人何止千万,道理阅历过人之辈也多如牛毛,自己现在所想之事,只怕无数前辈早已考虑过,亦是无法。太和真人当下摇摇头,暗想道:“管他今后武术如何,纵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招数消亡,只要侠义不变,天下总是乱不了的。”
太和真人至此不再多想,也就与众人一道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太玄教驻地不远处的一个山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