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名将美人(第6/15页)

乐之扬心头豁亮,说道:“果然跟六虚劫有关!”

梁思禽不置可否,盯着机关目不转睛。乐之扬好奇问道:“这是什么?”

“风算仪!”梁思禽又指那一幅水墨大画,“这是先祖所绘《白猿献三光图》,上有一百三十二幅云图,世间风雪雷雨,不出此图藩篱。”

乐之扬仔细打量云图,问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测算风脉。”

“风脉?”乐之扬一愣。

“先祖母精擅医道,诊脉之术独步当时。有一次,她呆在海边,眺望大海,琢磨出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人有经脉,真气流淌其间,若将大海当做一个人,是否也有经脉存在?”

乐之扬一愣,深感不可思议,摇头说:“这个念头,未免异想天开。”

“不然!”梁思禽双眉一扬,眼中流露神采,“若将大海看做一人,则海有水脉,阴阳二流,纵横四海;若将大地看做一人,则地有地脉,千山万壑,风水流动。”他停顿一下,语气放缓,“但若将上天看做一人,则天有风脉,冷暖二气,幻化风云雷电。”

这一奇思妙想超迈当时、凌驾数代。乐之扬想来想去,不得要领,只好问道:“人可以诊脉,天地江海也能诊脉么?”

“问得好!”梁思禽点头而笑,“郎中诊脉,取法《内经》;可要诊断水脉、风脉,非得先以仪器测量,再以术数推算。当年,先祖父为造一样东西,在东海测算水脉,得出一套算法;后来隐居孤岛、镇日无事,以之测算风脉,不想风流神速,比起水脉难上十倍,又因天劫来到,至死也没算出。我继承其志,返回中土之后,苦苦演算七年,方才有所成就!”

乐之扬听得佩服,说道:“令祖孙真乃神人。不过……”他迟疑不决,梁思禽道:“有话便说,你我不必拘泥。”

“是!”乐之扬说道,“可是算出风脉,又有什么用处。”

“算出风脉,便可改变风势、风向,致使南风东来、西风北去,飓风拔木、平地狂飙。”

乐之扬张口结舌,半晌说道:“落先生,你说笑么?”

“不!”梁思禽冷冷说道,“这样的事儿,我干过一次?”

乐之扬越发震惊,冲口问道:“在哪儿?”

“鄱阳湖!”梁思禽叹气,“我借了一阵东风。”

乐之扬一时怔住。鄱阳湖一战,乃是大明定国之战。陈友谅兵多船多,顺江而下,占尽地利;朱元璋兵少船小,逆流而战,胜算甚微;结果朱元璋大胜,陈友谅战死,其中战况如何,民间众说纷纭。

乐之扬呆了呆,又问:“风真能借么?”

“能!风有风脉,有脉便有眼,风起于青苹之末,只要逮住风眼,以小引大,以四两拨千钧,便可扭转风向、助长其势。”

“以小引大?”乐之扬心头一动,“莫非是……”

梁思禽看出他心中所想,点一点头:“若要借风,需用周流六虚功!”

乐之扬恍然一惊,明白梁思禽为何交代后事,使用“周流六虚功”,极易引发“六虚劫”。

乐之扬焦急起来,说道:“落先生,你何苦冒此大险?”

“这一战,燕王并无胜算。”梁思禽扬起脸来,眼里满是苦恼,“身份所限,我不能亲自参战;为了韶纯,又不可袖手旁观。左也难、右也难,唯有借他一阵大风,此后是成是败,全都与我无关!”

乐之扬心头震动,梁思禽舍身借风,也要相助燕王成功,除了父子之间,谁又能做这样的牺牲?他不由疑虑丛生,可是硕妃遗言只有梁思禽一人看过,究竟写了什么,已是千古之谜。

梁思禽讳莫如深,乐之扬不好细问,劝道:“落先生,燕王已去大宁借兵,若能及时赶回,未必不能取胜?”

“你不必劝我!”梁思禽冷冷说道,“劫数早晚会来,趁我还活着,了断平生恩怨,也是一桩快事。”

他眉头一皱,忽然双耳耸动。乐之扬一愣,功聚双耳,听见极远处有鸟儿拍翅,不由心中纳罕:“如此风雪天气,哪儿来的飞鸟?”

“你也听见了?”梁思禽站起身来,推门走出,袖手注目远处。

不一时,风雪中出现两个黑点,飞得近了,却是两只信鸽,顶风冒雪,一前一后飞行正急。倏尔风雪横吹,落后那只力尽筋疲,翻身掉下悬崖,当先一只俯冲而下,落在梁思禽手心,纤足上系着一支小小竹管。

“六只鸽子,只回来了一只。”梁思禽惋惜地取下竹管,拆开蜡封,抽出一卷薄纸,拆开一瞧,目光微微一亮,“燕王踏破蒙古汗庭,烧了坤帖木儿的金帐。”言下之意,大为激赏。

乐之扬吃了一惊,冲口问道:“燕王不在大宁么?”

“早离开了!中途遇上蒙古大汗,打了一仗,耽搁了两日,怕是来不及赶回北平了。”说到这儿,梁思禽皱眉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