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走风尘失书贾祸(第2/5页)

阮松道:“小人知道杨二老爷是本地的财主,从前又作过官,手眼很大,若是到潼关去举发,恐怕小人白费这片心,倒作成了衙门里衙役三班们一水好买卖。究其实小民跟这杨二老爷无仇无怨,不过他若真跟长毛子勾结,将来难免地方遭难,小人绝不是贪图赏银,拿人性命来换富贵,小人实是叫闹反闹怕了。”

守备武建勋道:“很好,这件事关系着数十万性命,我也不敢作主。你现在先不能走,等候把这事办完了,必有重赏,我得到大营去报告军门。”

武守备即吩咐手下的护兵道:“你们先把他带下去,不准难为他。”

容得把阮松领出去,武建勋又吩咐手下的弁勇们,对阮松严加看管,别叫他走了。

武建勋忙备了一匹马,不带随从,径奔大营。

这里驻屯的大军,正是钦差大臣多隆阿将军所属吴提督的部下,镇守潼关、武关,大营就扎在华山下。

华山上设有瞭望台、烽火台,多隆阿却驻节在长安。

这位吴提督官印大业,出身行伍,随多隆阿将军转战大江南北,以军功战绩,得有今日。

只是吴提督虽是骁勇善战,性情却十分暴戾,治军严厉,瞪眼杀人。

自从作了提督,却有些近于声色货利。

凡是匪案,遇到他手,不容易逃出他手去。

商民竟给他加了个“吴剥皮”的绰号。

武守备来到大营,在门衙上报到,随请中军官给回话,就提有军情密报面禀。

中军官进去,不多时出来,向武建勋道:“军门传你进帐去回话。”

武建勋答了声:“是。”

随着这中军官绕过中军大帐,往后走出一箭多地去,前面平排着三座大帐篷。

当中那座帐篷前,待立着四名差官,帐篷左右站着十六名小队子,每人怀抱一口明晃晃的鬼头刀,肃然侍立,鸦雀无声。

行近帐前,中军官用马蹄袖一掸武建勋,武建勋忙往旁一站,连大气全不敢出。

中军官径自进帐。

不大工夫从帐篷里出来,向武建勋一点首。

武建勋轻着脚步随中军官走进帐中。

见吴提督一身便服,巍然坐在椅子上,手中正托着一只银水烟袋,差弁们一旁伺候着。

武建勋忙行了大礼,起来侍立一旁。

吴提督问道:“武老弟,可是关上有什么事么?”

武建勋遂把阮松告密的事面禀与提督,又把那封信呈上去。

吴提督认识字有限,这封信倒有一半不认得,只略看了看,放在桌上,皱眉说道:“这杨文焕为富不仁,某随将军提兵至此,叫他捐资助饷,他只报效一千两银子,发捻要占据关中,恐怕他连性命全保不得。这次虽没有显然的反迹,他也难脱通匪之嫌,那下书人捕获没有?”

武建勋道:“此人落在潼关厅附近福星店,卑职已派人监视住了。”

吴提督道:“好,不要叫他走脱了。”

随吩咐击鼓升帐。

亲兵立刻传出话去,武建勋也往大帐外伺候。

三通鼓击过,各营中副参游都守,全到大帐伺候。

不一时,吴提督升帐,弓上弦,刀出鞘,气象森严。

吴提督升座之后,传令道:“副将周得功听令。”

从旁闪出一人,向上请安道:“卑职在!”

吴提督道:“你挑选一百名马队,驰赴华阴县龙潭街,把杨文焕满门查抄,押到大营听审。”

又令守备武建勋到潼关厅附近福星店,把下书人捕获,解大营发落。

周得功、武建勋领令,退出帐外。

周得功调齐了一百名马队,带队驰赴华阴县龙潭街,依令去办理;守备武建勋仍然返回潼关,挑选二十名健卒、两名把总,叫阮松做眼线,赶到潼关厅旁福星店前。

离着店门很远,早有先派来的便衣兵弁迎上来,向武守备报告,说:“从到店门口时,监视出入客人,到现在只有投店的,没有离店的。”

武建勋一摆手,兵卒退去。

武建勋遂令带来的弁勇,拨十二名由把总统带着把福星店包围,禁止出入,随带着一名把总、八名健卒连阮松一同进店。

福星店伙计们,见突然进来一位武官、一位把总、一个小打扮的人,带着八名跨腰刀的官兵,分两行拥护着这位武官往里走,店门也被官兵把守住。

店伙们立刻惊慌起来,赶紧到柜房招呼掌柜的跟管帐的先生来看,其余的的店伙和院里的客人,不知出了什么乱子,惊惶得不知所措。

武建勋向站在过道里的店伙喝叱道:“店家不用这么蝎蝎蛰蛰的!今日由潼关混进来奸细,有眼线缀下来,说是住在你们这店里。今天住了几个新来的客人,快实说!”

掌柜的从柜房出来,满脸堆笑的向武建勋请了个安,往旁一站,说道:“跟大人回话,小店是二十多年的老字号了。历来是按着规矩做买卖,所有住店的客人,姓名、籍贯满店簿子,以便地面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