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方案(第2/2页)

赵然皱眉道:“需要那么多桥墩?拱桥的桥身跨度不能再大些了?”

郑郎中道:“方丈所说的安济桥,跨度已是最大,也不过是十二丈左右,再长的话,实在不知该怎么造了。”

赵然叹了口气,心道果然如此,看来走石拱桥的低耗材环保路子是很难的了。除非让大圣南岩宫把整个桥身也炼成法器,但其成本之高,赵然是无论如何负担不起的。

不得不承认,工部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能够想出吊桥通行大船的方案,已经很了不起了。这种方案也是从技术角度而言最容易实现的。但它同样有两个令赵然头疼的问题。

其一是成本太高。别看每一个桥墩都要矮很多,但实在太过密集了,花费必定十分惊人,造价恐怕至少得多出上百万两银子。

除了花费外,还有个很大问题,通行航道会受到极大限制。应天附近江面,是大明最为繁忙的水道,每天百料以上船只的通航数量都在数百艘,多时能达到上千之数。采用吊桥的方式限流通行,影响非常大,调度起来也极为困难,桥的利用价值也不高。

另外,赵然觉得很难看,很不壮观,对信力的催发作用肯定没有大跨度高桥墩来得震撼。

将这幅收起来,郑郎中就摊开了另外一个卷轴。

十九个桥墩列于大江之上,墩与墩之间相隔三十丈,用精钢制成桥墩之间的梁身,从桥墩顶部以斜拉索的方式解决拉力问题。再铺以青砖和沥青。

这就是赵然预想的斜拉索大桥,难处在于炼制法器铁索,其中的耗费和难度也同样令人咂舌。但好处也很明显:壮观、方便,具有实用价值,利于信力的大规模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