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有鱼(第2/3页)

元曜坐下了,道:“不过,宣纸只有一张……”

“没有关系,轩之能来就很好了。”

余润芝、元曜坐在廊檐下饮酒聊天,院子中有一棵繁花盛开的八重樱,樱花重叠盛密,如锦似霞。风一吹过,淡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落,仿佛一场盛大而华美的梦境。不远处有池水灌满竹笕,竹笕落在石钵上,不时发出“咚”“咚”的声音。

元曜道:“余兄刚才唱的是什么歌?”

余润芝道:“是在下故乡流传的一首歌谣。在下一思乡了,就唱它解乡愁。”

元曜有些好奇,问道:“余兄的故乡是怎样的地方?”

余润芝望着不远处的樱花树,道:“在下的故乡是奈良的一个小渔村,在下的小名叫‘萨卡拉’,翻译成汉文,也就是‘鱼’。小时候,在下常常在河边玩耍,每到三、四月份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背鳍上发光的鱼逆河而上,去往它们的故乡。许多鱼一起逆流而上,河水中萤光点点,美如梦幻。春日的夜里,父母常常带着在下和弟弟妹妹们一起看鱼,弟弟妹妹们总是笑着道,‘哦哦,鱼提着灯回家了。’在下离家很多年之后,都还能清楚地记得那美丽,温暖的场景。”

元曜笑道,“小生只是听着,也觉得很美好。”

余润芝流泪,道:“在下来到大唐很多年了,未能侍奉父母膝下,也未能见他们最后一面,弟弟妹妹们也生死不相知。每年中秋月圆时,在这长安月下,就觉得格外凄清寂寞。”

元曜安慰了余润芝几句,两人喝酒聊天,消磨了一个下午。

余润芝给元曜看了他的一些画作,元曜很赞赏。余润芝画的山水画钟灵毓秀,带着一股行云流水的禅意。他画的人物图也凝练有神,栩栩如真。

余润芝就着元曜带来的宣纸,即兴画了一幅《月夜樱花图》送给元曜。

元曜提笔,在画的留白处写了一首诗:

“天心月轮圆,花枝缤纷繁。风过樱吹雪,春、色夜缠绵。”

余润芝、元曜相视一笑,饮酒闲聊。

因为天色太晚了,元曜赶不及回长安,又在当归山庄留宿。

冰轮西上,春夜寂静。余润芝和元曜在后院饮酒赏樱花时,余润芝突然拿了画笔颜料,要出门去:“轩之先去歇着吧,在下还得出去作画。”

元曜奇道:“大晚上的,余兄要上哪里去作画?”

余润芝笑道:“在下受慈恩寺的委托,要去完工一幅五百罗汉的壁画。”

“晚上去画壁画?”

“嗯,在下白天不方便去慈恩寺。”

元曜有些奇怪,余润芝白天很闲呀,为什么不方便去?

“轩之要一起来吗?”余润芝邀请元曜。

元曜也想去开开眼界,看余润芝画壁画,道:“好呀。”

余润芝和元曜一起出发了。

慈恩寺离当归山庄不远,两人走了半柱香时间就到了。余润芝没有走前门,而是从后门入。一名小和尚提着灯笼在后门等待,看见余润芝,笑道:“余施主,你来了。”

“来了。”余润芝笑道。

小和尚看了一眼元曜,道:“这位施主是……?”

余润芝道:“这是在下的朋友,想来看在下画壁画。”

小和尚笑道:“这样啊,请进吧。”

小和尚带着余润芝,元曜走进慈恩寺。

余润芝道:“最迟五日,壁画就可以完工了。宝明师傅也不必每天彻夜不眠,辛苦地等待在下作画了。”

宝明笑了,“哪里,哪里,余施主肯为慈恩寺画完壁画,乃是大功德。小僧为您提灯,捧墨,也可沾一点儿小功德,何谈辛苦?”

说话间,宝明带着余润芝、元曜穿过佛塔林,来到了藏经阁前。借着月光望去,藏经阁所在的跨院的西墙上,有一幅没有完工的壁画。整幅壁画约有五米长,宽约一米有余,五百罗汉栩栩如生。壁画差不多要完工了,只差最右边的三个罗汉还缺了眉目,一部分优昙花和莲花还没有染色。

余润芝立刻开始工作了,他选好画笔,颜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开始继续壁画的工程。宝明提着灯笼,在旁边为余润芝照明。

余润芝一投入画作中,就完全沉溺了进去,不闻周围的动静,也忘记了元曜的存在。

元曜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有些腻了,就四处闲走。

宝明轻声道:“这位施主,寺里的人都睡下了,请不要乱走。”

元曜只好坐在佛塔下看月亮,消磨时光。

约莫二更天时,余润芝收了画笔,颜料,对宝明道:“今晚就画到这里了。”

宝明道:“余施主辛苦了。”

余润芝对元曜道:“轩之,我们该回去了。”

“好。”元曜道。

余润芝、元曜、宝明按原路出寺,一路上没有遇见任何人。

元曜觉得慈恩寺的僧人们有些失礼,余润芝怎么都是来为寺里作画的,他们竟连茶水点心都不准备一点儿,只派了宝明一个人来应酬。当然,余润芝大晚上来做工,也有些不合适。不过,不管怎样,僧人们也不该如此冷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