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血炎龙 2(第6/10页)
儿子在身后说:“阿爸,那我走了。”哑巴转回头来看他。儿子真高,比他妈妈都高,到底是像谁呢。十一岁,算是成人了,在崭新笔挺的皮袍子里拘束地站着,左肩和两肋上捆着坑坑洼洼的旧皮甲,是两头羊换来的。
儿子走近了些,一脸绵羊似的羞涩表情,头发也永远像遭羊啃过一样,乱七八糟。哑巴搓净手上的湿沙,用指头替儿子梳了梳。
男孩腰间只挂着朴素锋利的短刀,没有成年牧民惯用的三尺弯刀。哑巴皱起眉,戳戳束带上空着的皮绳扣绊,儿子明白他的意思,微笑了。
“法特沃木说了,等我进了游哨队,他们会想法子给我找把刀。”哑巴嘴里无声地嘀咕着,两手绕到自己腰后,从厚实棉袍里笨拙地解下一柄刀,递到儿子跟前。男孩伸手就抓,哑巴用刀鞘打了儿子的手心,啪地一记清亮声响。
儿子迷惘地缩回手,看父亲两手托着刀郑重送出,示意他用同样的动作接下。男孩照办了。刀不是弯刀,入手沉重,顺畅笔直的流线,只在刃尖有一抹凶险弯翘,仿佛动物的獠牙。
男孩抽出刀瞧了瞧。这玩意的年岁一定比他还大,出过锈,又被磨平了,斑驳丑陋。
“这是刀吗?”儿子有点失望。
哑巴知道儿子在想什么。他自己也有过这个年纪,那时候只喜欢亮晃晃白闪闪的新家伙,不论趁不趁手,先有一股威风。他叹了口气,仔细把刀系在儿子腰上,拍拍儿子肩头,让他去。男孩风一样跳过草堆跑了。
转场的大队明儿就要到了,儿子却连一天也等不了,急着要去与游哨队会合。往后打仗的日子多得是,多得能让你想抹脖子……这会儿急什么呢。哑巴嘴边层叠的皱纹微微扯开,现出一丝苦笑。
他回身蹲下,接着擦那口锅。铁河在脚下缓缓流淌,水波把倒影一条条撕裂,起伏荡漾。哑巴对着水面走了一会儿神。不过四十二岁,头发早白了大半,熟铜色的脸皮上沟壑深刻,眼神浑浊,像是五六十的模样了。
儿子又疯疯癫癫地跑了回来,手里挥舞着什么。
“阿爸你看!”是把新刀。粗糙的没上漆的榆木鞘,手柄上的皮裹条还是鲜黄的,没染过一点手汗。刀铮然出鞘了,刃有点薄,却挺锋利,日光下一道新鲜雪光刺目。
“游哨队刚买了三百口新刀,法特沃木替我抢了一把来咧!”男孩冲空气中砍了两刀,虎虎生风。他手忙脚乱解下腰间的旧刀,丢在哑巴身边的草窠子里,“这个还你。”哑巴张开嘴,好一会儿,又合上了。他都哑了这么些年了。
儿子全没留意他的神情,新刀舍不得入鞘,一路拿着架势,比划来比划去地走远了。
水里映出老婆通红的圆脸,他抬头,见她在身旁蹲下,搁下一摞锡的、铜的脏旧碗盘,又把他擦洗好的那些收拾起来,顶在头上,临走时冲他一笑。她做姑娘时,脸就这么红。
羊群在对岸吃草,不算多,四百头羊,每年三口人裁了衣料,余钱还够添换马具,买一大袋子盐。若是明年春天羔子下得多,兴许能给儿子说门亲事。
他在心里盘算着,埋头使劲刷了会儿锅。
身后的草地上有脚步声,哑巴停了手,眯眼看着水面上倒映出他的背后的两条人影。
日头正当午,河水粼粼闪耀波光,哑巴的眼睛以前被风沙吹坏过,落下了病根,一根睫毛也长不出来,上下眼睑老是湿乎乎的,迎着太阳和大风就淌眼泪,看不清。他只好又回过头去看。
人他是认得的,只是多年没见,高了,肩膀宽阔了,还带了个形貌丑陋的跟班。
那人摆了摆手,跟班牵了马走开。他在苏鸣身边蹲下,端详了好一会儿,开口说话,说的是东陆语言:“怎么你还活着?”哑巴嘿嘿笑了,听来如同北风窜过空洞的岩窟。
方濯缨也笑了。当然,人们现在又叫他夺罕了。“我记得你死了的。在居兹绿洲西边的沙漠里。”他说。
哑巴忽然开口说话,不比耳语更响亮,是从喉咙里一字一字磨出来的枯槁声音:“杂,种,命,硬。”“你从绿洲出发的时候,就发现我们跟着你了,是吧?”哑巴还是摇头,食指轻敲自己的脑门,叩叩两响。 他的旧日部下也笑了:“原来如此,难怪人人都说苏将军脑子好用。你压根儿没发觉我们,你只是断定我们一定会在那段路上动手。”苏将军。哪一辈子的事了?哑巴伸手到水里洗了洗,在袍襟上擦干。他的手从小就难看,指节粗大,弯弯曲曲的,只是有劲。在自己亲生父亲的宅院做了十四年奴仆,又当了十七年的兵,位至大将,统辖过羽林军,最终授了兵部尚书。再往后的十一年里,他又什么也不是了,连名字也没有,只是个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