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十公里
桥本那对施沙说的话深信不疑。
如果是有实战经验的关东军少佐指挥,听到这话时心里就得咯噔一下了:
战斗打得那么激烈,大森为什么没有请求增援?
为什么没有要求补给?
另外,此时的大同因为有两个大队的关东军的进驻,对援军的要求已不是那么迫切了。
对援军的要求不迫切也就意味着迟滞八路军速度的战略目标就没那么重要,大森广野完全可以把部队撤回大同以逸待劳等着八路军上来,没有必要在城外跟八路军拼命……
但桥本只是个宪兵,没有实战经验的他对这些都没有敏感性,因此不疑有它,只是在心里长长松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城内兵力充足,城外还能迟滞敌人速度,八路军要打大同是自寻死路吧?”
桥本根本就没想到,八路军打大同非但不是自寻死路,反而还会比原计划的快得多而且凌厉得多。
凌晨六点二十,八路军主力在搭乘火车的二营和候察连的配合下已经打到了距离大同十公里的位置。
八路军在这里休息了下,火车也停了下来与八路军会合。
之所以要在这里停是有原因的。
再往前,枪声和爆炸声就能清晰的传到大同城内了,这很容易让大同的鬼子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不是说大森已经挡住八路军了吗?怎么都打到家门口了?
如果鬼子感觉到不对劲,那么火车和装甲列车要进入大同只怕就有困难。
因此,独立团才在这里停了下,一方面是给部队一点休整的时间吃点干粮养精蓄锐,另一方面也是先保证火车和装甲列车进入大同。
火车可以装两千人,但王学新的命令却是只装一千人。
对此李云龙有些不明白,他回电对王学新说:“我说王团长,可以装两千人的火车你就装一千人,其它还得在外头苦哈哈的打进城,这不是自找苦吃吗?装两千人进去大打一场不好吗?”
王学新不答反问:“首先,火车要不要加强防护比如装上沙袋?”
李云龙一愣,这当然得装上沙袋。
因为火车这东西就是薄薄的一层铁皮,手枪子弹都不一定挡得住,更别提鬼子步枪的全威力弹了。
八路军要是满满的装了两千多人进去,一旦被鬼子发觉冲着火车一阵扫射……那八路军就要被活活封死在里头了。
王学新又继续问:“如果要用沙袋加强防御,火车还能装得下两千人?”
答案很明显,两侧都用沙袋加强防护会占用不少空间,再把两千人塞进去只怕就人挤人没法动弹了。
然后王学新又说道:“如果把两千人都派进城去,城外就只有一千多人,半履带汽车是不是得空出一大批?炮兵够不够人手?坦克的跟随步兵够不够?”
李云龙一想,王学新这话说的还真对。
大同的城墙其实不是最大的障碍,因为大同城墙年久失修有许多地段已经倒塌了,就用一堵砖墙隔着坦克一撞就能进去……这情况就不是外面的部队进不去的问题。
那一千人之所以要派进城内,主要是内外夹击使鬼子无法有效的组织起防御。
而李云龙却着急着把部队派进城内,结果就会导致独立团手里大量的重火力无法发挥战斗力,这显然是一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
想到这李云龙就没意见了,只回了一句:“成,就按你说的办!”
所以,在主力部队休息的时候,要进城的部队就在忙着制作沙袋然后将其一袋袋的扛进了火车车厢内堆叠在靠窗的两侧。
搭乘火车的部队是一营、二营外加和尚的侦察连。
这不仅是因为一营二营是独立团的主力,更因为其它部队在与坦克、炮兵的协同训练上更有经验。
比如三营,这是王学新的老部队,当初这三营还是后备营,也就是好兵一个劲的被一营、二营调走,剩下的都是一些新兵和伤兵。
王学新的存在直接让三营变了个样早早就打下了各兵种协同的基础。
四营是孙铭的部队,其底子是来自晋绥军楚云飞手下的精锐,晋绥军装备一直都比八路军好,有大炮还有飞机,因此也有兵种协同的训练。
五营就更不用说了,那是王学新组建起来的坦克营,从一开始练的就是协同作战。
这些部队擅长打配合而不擅长巷战,而一营、二营却因为之前在李云龙“狼性练兵”的思维下个个都好勇斗狠,让他们跟在坦克后小心翼翼的打还觉得不过瘾,把他们派到城里与鬼子打巷战就正合适。
所以部队这东西有时说不清好差,他们很多时候只说是否合适,比如根据之前的传统一、二营更适合打硬战,就像特种部队更适合特种作战不适合阵地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