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3页)
朱标一口气噎在喉咙里,气得他面红耳赤。
常乐又一把推开搂着自己的胳膊,噔噔噔跑回自己的书桌,扒拉出来一叠子纸和三个小匣子,然后噔噔噔跑回来。
她非常自然地把自个塞回仍然呈怀抱形状的胳膊,道,“要致富先修路。”
朱标楞了楞,“什么?”
常乐从三个小匣子里取出来三个模型,介绍道,“这是自行车,三轮车,还有火车。”
自行车和三轮车的速度肯定是比不过马或者马车的,但舒适度绝对有个质的飞跃。
马是动物,同人一样有五谷轮回,同人不一样的是它还不能控制五谷轮回,来了感觉随地就放。
什么只身打马过长安,那打马的人是爽了,可经过的长安,那是满地的马粪!
既造成环境污染,又非常容易滋生细菌,简直太不卫生了。
常乐嫌弃地直摇头,她早想淘汰马和马车了,奈何之前有朱元璋,她没胆子搞事。
二来自行车轮胎的原料,也就是橡胶,这个时候国内还没有橡胶树。
常乐为此特意组了个船队出海,引进了橡胶树,近些年才终于培植成功。
当然,她更想要的是汽车,但是发动机的制造有些困难,还得花些时间钻研技术,目前暂时先普及自行车和三轮车更靠谱些。
朱标用胳膊拢住她,空出两只手拿起自行车模型左看右看,“两个轮子能行?”
常乐睨他一眼,“当然能行!”
她从纸堆里抽出张纸,阐述自己的规划,“城内算是短途距离,修水泥路,推广自行车和三轮车。”
水泥路坚硬又平坦,遇到雨雪天气也不必担心一脚一个泥印子了。
三轮车是经过她改造的三轮车,前座司机,后座改装成类似马车车厢,具有载人功能。
至于城外,长途距离,“修建铁路,推广火车,完美。”
朱标拿着她的手稿,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似乎是项利国利民之举。”
常乐:“当然,火车既能载人还能运货,又快捷又平稳,往后南北来回都很方便。”
朱标微微挑眉,“那劳太子妃,不,皇后娘娘给我做个预算?”
常乐:“......”
她怎么又给自己揽了个活!
朱标无声翘起了嘴角,“那皇后娘娘也能每日回宫用晚膳了吧?”
常乐无语半晌,“......路还没修呢!”
等她规划北平城的道路,就得好一段时间。
而且国库的银子还在南边,得等雄英送朱元璋的遗体回去,再顺路带回来,起码得三月底了。
朱标想了想,“如今冰天雪地,行路困难,乐儿就先别去研究所了。”
常乐瞅他,“.......你是要做我职业道路上的绊脚石么?”
朱标无辜眨眼,“我是勤勤恳恳的垫脚石。”
常乐:“......”
垫脚石啥呀,也没见他真金白银的支持。
等等,真金白银,还有国库......
常乐想起来个事,明朝压根没有国库,只有内库。
朱元璋成立明朝后,只设内库,因为他觉得整个国家的财富都是老朱家的,没有必要划分为公用、私用两部分。
也就是说这些年,皇室开支和朝廷公共开支混为一谈,就很难评。
常乐轻啧了声,试探道,“你觉不觉得你的内库和国库应当分开运营?”
朱标一顿,自她的手稿里抬眸,“愿闻其详。”
他知道前朝有分国库和内库,唯独他爹将两者混为一谈,其中优劣,从目前而言,他暂时没看出来有什么分别。
常乐轻啧了声,“皇帝也是人,也有私心,看着内库里白花花的银子谁能控制住挥霍的心?”
国库、内库分开,好歹再怎么挥霍,还能保证国家开支不受干扰。
朱标张了张嘴,欲要反驳,但又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
常乐看着他,反问,“父皇有够节俭了吧?”
朱标点头,他爹当然节俭,吃穿用度向来都是最简单的即可。
常乐轻应了声表示赞同,接着道,“可父皇在修建皇陵的时候,不也还是大花特花,一点没想着节省。”
朱标一愣,还真是这么回事。
常乐戳戳他胸口,“历史证明,内库、国库不分是有很大问题的。”
史书记载,到了明英宗朱祁镇,也就是那个著名的土木堡堡宗,瓦剌留学生的时期,朝臣实在受不了皇帝的所作所为,硬逼着成立了独立的太仓银,和皇室内库分开。
再到后面,挥霍惯了的皇帝,如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等,几乎每个皇帝都会向国库借银子,且只借没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