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七 · 如 是 我 闻 一(第22/35页)
舅氏张公梦征言:儿时闻沧州有太学生,居河干。一夜,有吏持名刺叩门,言新太守过此,闻为此地巨室,邀至舟相见。适主人以主人以会葬宿姻家,相距十馀里。阍者持刺奔告,亟命驾返,则舟已行。乃饬车马,具贽币,沿岸急追。昼夜驰二百馀里,已至山东德州界。逢人询问,非惟无此官,并无此舟,乃狼狈而归。惘惘如梦者数日。或疑其家多赀,劫盗欲诱而执之,以他出幸免。又疑其视贫亲友如仇,而不惜多金结权贵,近村故有狐魅,特恶而戏之。皆无左证。然乡党喧传,咸曰:“某太学遇鬼。”先外祖雪峰公曰:“是非狐非鬼亦非盗,即贫亲友所为也。”斯言近之矣。
注释
太学生:明清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也是最高级的生员。
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清代官员交际时使用。
阍(hūn)者:守门人。阍,宫门,正门。后泛指门。
亟(jí):急切。
贽(zhì)币: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译文
舅舅张梦征公说:小时候听说沧州有个太学生,住在河边。一天晚上,有个小吏持名帖叩门,说新太守路过此地,听说这家是本地豪族,邀主人到舟中相见。恰逢太学生因参加葬礼住在姻亲家,离家有十馀里地。看门人拿着名帖奔去通报,太学生急忙命人驾车返回,船却已经开走了。于是太学生叫人收拾了车马准备了厚礼,沿着河岸急追。一昼夜奔跑了二百多里,已经到山东德州地界。逢人便问,结果不但没人知道这个什么新太守,而且连船也没看见,于是狼狈而归。他好几天迷迷惘惘觉得像是做了一场梦。有人怀疑,是因为太学生家有钱财,盗贼想诱他出来劫持他,因为他出门在外而幸免。又有人怀疑,是他视贫穷亲友如仇人,而不惜重金结交权贵,靠近村子原来就有狐精,因为厌恶这些而戏弄他。这些都没有证据。然而乡间都传言:“太学生遇到鬼了。”我过世的外祖父张雪峰先生说:“这不是狐不是鬼也不是强盗,而是穷亲友们干的。”这话比较符合实际。
俗传鹊蛇斗处为吉壤,就斗处点穴,当大富贵,谓之龙凤地。余十一二岁时,淮镇孔氏田中,尝有是事,舅氏安公实斋亲见之。孔用以为坟,亦无他验。余谓鹊以虫蚁为食,或见小蛇啄取;蛇蜿蜒拒争,有似乎斗,此亦物态之常。必当日曾有地师为人卜葬,指鹊蛇斗处是穴,如陶侃葬母,仙人指牛眠处是穴耳。后人见其有验,遂传闻失实,谓鹊蛇斗处必吉。然则因陶侃事,谓凡牛眠处必吉乎?
注释
“陶侃葬母”二句:清代同治《九江府志》、《德化县志》记载:“陶侃母墓,在县西五十里白鹤乡太和垄。侃择地葬母遇异人云:‘前有牛眠地可葬。’言毕化鹤而去。侃行一里馀,果见牛眠于此,遂此葬之。”
译文
民间传说鹊蛇争斗的地方是吉祥之地,在争斗的地方安葬亡故的亲人,子孙就会大富大贵,这样的地方叫“龙凤地”。我十一二岁时,淮镇孔家田中曾经有过鹊蛇争斗这样的事,舅舅安实斋公亲眼见到过。孔家用这块地筑坟,也没有什么效验。我认为,鹊鸟以虫蚁为食,有时见到小蛇就去啄;蛇游动着挣扎,有点儿像争斗,这也是事物所常有的情态。所谓龙凤地的说法,必定是当时曾经有看风水的人替人家选择葬地,指着鹊蛇争斗的地方说就是这里;就像陶侃葬母,仙人指着牛躺卧的地方说就是那儿了。后人见到有应验,就传闻失实,说凡是鹊蛇争斗的地方必定吉祥。这样说起来,那么因为陶侃的事情,就可以说凡是牛躺卧的地方都必然吉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