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九 · 如 是 我 闻 三(第14/33页)
后吴编修朴园突遭回禄,莫知火之自来。凡再徙居而再焚,余意亦当如耕岩事。朴园曰:“固亦疑之。”然第三次迁泉州会馆时,适与客坐厅事中,忽烈焰赫然,自承尘下射。是非人所能上,亦非人所能入也,殆真魅所为矣。
译文
大理寺少卿陈耕岩,做翰林时,被鬼魅骚扰。他想躲避,搬了家,鬼魅也随着他一起过来了。鬼魅经常扔一些小帖子,揭露陈耕岩的隐私,都是些外人所不知道的事情。于是他更加害怕,经常虔诚地祭祀。一天,鬼魅又扔下一个小帖子,责备他对待侄儿太刻薄,并且说“如果不多出钱资助侄儿,灾祸就会降临”。大家因此怀疑这一切恐怕是他侄儿干的,于是偷偷地商量一起盯着侄儿。夜里听到屋里打坏器物的声音,人们突然闯进去,抓住的果然是他侄儿。陈耕岩生性宽厚,尤其看重骨肉之情,便说:“你如果缺钱可以明白地告诉我,何必要这样做呢?”笑着打发侄儿回去睡觉。从此,他家便安宁了。
后来编修吴朴园家突然失火,没人知道火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于是搬家,但又失火,我认为这有可能跟陈耕岩家发生的事情相类似。吴朴园说:“我也是这样怀疑的。”但是第三次搬到泉州会馆,正与客人坐在大厅里,忽然炽烈的火从顶棚上往下射,那是人上不去的地方,也是人进不去的地方,大概真的是鬼魅干的吧。
程也园舍人居曹竹虚旧宅中。一夕,弗戒于火,书画古器,多遭焚毁。中褚河南临《兰亭》一卷,乃五百金所质,方虑来赎时轇轕,忽于灰烬中拣得,匣及袱并爇,而书卷无一字之损。表弟张桂岩馆也园家,亲见之。白香山所谓“在在处处有神物护持”者耶?抑成毁各有定数,此卷不在此火劫中耶?然事则奇矣,亦将来赏鉴家一佳话也。
注释
褚河南:褚遂良(596—658),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因曾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褚遂良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兰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描写山阴兰亭修禊盛会,描述风物之美,人物之盛,并抒写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轇轕(jiāo ɡé):纠葛,纠缠不清。
译文
中书舍人程也园住在曹竹虚的旧宅子里。一天夜晚,不慎失火,名贵书画和古器物大都焚毁。其中有褚遂良临摹的一卷《兰亭集序》,是人家为了借五百两银子用来做抵押的,他正担心物主来赎时不好交待,忽然在灰烬中拣到了,匣子和包皮都被烧毁了,可书卷却没损一字。当时表弟张桂岩在程也园家教书,亲眼看见了这件奇事。难道这就是白居易所说的“到处都有神明的保护”的话吗?或者还是因为成和毁各有定数,这个书卷就不该毁在这场火的浩劫之中?无论如何,这事确实很离奇,将来也可作为鉴赏家们的一段佳话吧。
同年柯禺峰,官御史时,尝借宿内城友人家。书室三楹,东一室隔以纱厨,扃不启。置榻外室南牖下,睡至半夜,闻东室有声如鸭鸣,怪而谛视。时明月满窗,见黑烟一道,从东室门隙出,着地而行,长可丈馀,蜿蜒如巨蟒。其首乃一女子,鬟鬓俨然,昂而仰视,盘旋地上,作鸭鸣不止。禺峰素有胆,拊榻叱之。徐徐却行,仍从门隙敛而入。天晓,以告主人。主人曰:“旧有此怪,或数年一出,不为害,亦无他休咎。”或曰:“未买是宅前,旧主有侍姬幽死此室。”未知其审也。
译文
与我同科取中的柯禺峰,做御史时,曾经借住在内城朋友家。朋友家有三间书房,东面一间用纱橱隔开,锁着门。他就在外间的南窗下安了床,睡到半夜时,听到东房有鸭叫一样的声音,觉得奇怪,就定睛细看。当时明亮的月光照着窗户,只见有一道黑烟从东房门缝里钻出来,贴着地移动,大约有一丈多长,蜿蜒着像条巨蟒。黑烟的头部却是一个女子,梳着考究的发髻,抬头仰视,身子盘旋在地上,不停地发出鸭叫的声音。柯禺峰向来胆大,就拍着床大声呵斥。那股黑烟慢慢地退后,仍然从门缝里缩了进去。天亮后,柯禺峰将这件事告诉朋友。朋友说:“以前是有这个妖怪,有时几年出现一次,不危害人,也没有其他吉凶之事。”有人说:“没买这座住宅之前,旧房主有个侍妾幽禁在这个房间里死了。”不知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