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九 · 如 是 我 闻 三(第17/33页)
张老妇人的父亲和这个人是亲戚,所以知道这事的详情。当时一个仆人的妻子虐待她七岁的孤侄,听了张老太太的话,行为有些收敛。圣人通过神道来教化世人,确实是有道理的。
磷为鬼火,《博物志》谓战血所成,非也,安得处处有战血哉!盖鬼者,人之馀气也,鬼属阴,而馀气则属阳。阳为阴郁,则聚而成光,如雨气至阴而萤火化,海气至阴而阴火然也。多见于秋冬,而隐于春夏;秋冬气凝,春夏气散故也。其或见于春夏者,非幽房废宅,必深岩幽谷,皆阴气常聚故也。多在平原旷野,薮泽沮洳,阳寄于阴,地阴类,水亦阴类,从其本类故也。先兄晴湖,尝同沈丰功年丈夜行,见磷火在高树巅,青荧如炬,为从来所未闻。李长吉诗曰:“多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疑亦曾睹斯异,故有斯咏。先兄所见,或木魅所为欤!
注释
薮(sǒu)泽沮洳(jù rù):指水草茂密的沼泽湖泊地带,低湿之地。
鸮(xiāo):鸟名。俗称猫头鹰。
译文
磷火就是鬼火,《博物志》中说是战场上的血化成的,不对,怎么可能处处都有战场上的血呢!鬼,是人的馀气,鬼属阴,而馀气则属阳。阳气被阴气压抑,就凝聚而发出光来,就像雨气极阴,会化生萤火,海气极阴会燃起阴火一样。鬼火多在秋冬出现,春夏两季不常见;这是因为秋冬时阴气凝结,春夏阴气涣散。有人春夏时也见到了鬼火,那不是在幽闭的房子、废弃的宅院,就一定是在深山幽谷,这都是阴气经常聚在一起的地方。鬼火还多见于平原旷野中的荒沼泽潭,这是因为阳气寄居于阴气中,地属阴类,水也属阴类,物聚于同类的缘故。先兄晴湖曾和沈丰功老伯夜里赶路,看到磷火高高的在树顶上,青莹莹的像火炬。这是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的。李贺在诗里说:“多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我疑心可能他也见过这种怪异现象,所以才有这种诗句。先兄见到的,或许是木魅作怪吧!
贾人持巨砚求售,色正碧而红斑点点如血沁。试之,乃滑不受墨。背镌长歌一首,曰:“祖龙奋怒鞭顽石,石上血痕姻脂赤。沧桑变幻几度经,水舂沙蚀存盈尺。飞花点点粘落红,芳草茸茸挼嫩碧。海人漉得出银涛,鲛客咨嗟龙女惜。云何强遣充砚材,如以嫱施司洴澼。凝脂原不任研磨,镇肉翻成遭弃掷。原注:客问镇肉事,判曰:“出《梦溪笔谈》。”音难见赏古所悲,用弗量才谁之责。案头米老玉蟾蜍,为汝伤心应泪滴。”后题:“康熙己未重九,餐花道人降乩,偶以顽砚请题,立挥长句。因镌诸砚背以记异。”款署“奕燽”二字,不著其姓,不知为谁,餐花道人亦无考。其词感慨抑郁,不类仙语,疑亦落拓之才鬼也。索价十金,酬以四金不肯售。后再问之,云四川一县令买去矣。
注释
挼(ruó):揉搓。
海人:水神。海里的神灵。漉(lù):液体慢慢地渗下,滤过。
鲛(jiāo)客:神话传说中生活在海里的人,泪珠能变成珍珠。
洴澼(pínɡ pì):漂洗。
镇肉: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有饔人以一方石镇肉,视之,若有镌刻,试取石洗濯,乃宋海陵王墓铭,谢朓撰并书,其字如钟繇,极可爱。”后以“镇肉”借指未被人鉴识的珍宝奇物。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见闻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