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杜甫(下)(第2/2页)

下面忽然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人道主义就是在这里发生。他从自己的悲哀、自己的卑微与自己的穷困走了出来,忽然了解到,刚才那些小孩抢我的茅草,不是跟我一样,都是因为贫穷吗?好像没有人错,他贫穷,小孩子也贫穷,如果不贫穷,怎么会去抢人家的茅草?这个时候他的视野开始扩大,最后想到的是人能不能有一个富有的环境,谁能够使老百姓过上比较安乐的日子?房子能不能多一点,让大家都有屋子住?“风雨不动安如山”,有什么样的风雨来,都不会摧毁这样的房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你觉得杜甫似乎已经有一点疯了,这个人在贫穷当中,好像忽然有幻象,眼前忽然就真的有了很多房子,穷人都可以进去住,好像一下变成在理想国里面住一样。

黑泽明一直拍黑白片,《罗生门》、《七武士》、《生之欲》、《天堂与地狱》,后来他自杀过一次,被救活以后,拍了第一部彩色片《电车狂》。讲一个白痴的小孩子,每天幻想自己开火车,开到贫民窟。里面一段一段地讲贫民窟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穷乞丐后来疯了,忽然发现他眼前出现一片巴洛克的皇宫。这与杜甫描述的感觉非常像,人在高度贫穷以及巨大绝望当中,会出现幻境。“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中的“呜呼”是非常绝望的叫声。“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那时候我的房子是破烂的,只能挨饿受冻死掉,都觉得没有关系。这个时候我们明白了杜甫为什么被称为“圣”。杜甫的确有一个大的觉悟,他忽然觉得他骂的那些小孩子其实是无辜的。他希望如果这是因为贫穷,那么就只让他自己贫穷吧,不要这么多人贫穷。“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个结尾转得非常奇特。他一下觉得房子破不破没有关系了,这是从大的人道关怀的角度开始对前面进行反省。如果没有前面那种一个老翁骂小孩子的场景,后面不会这么感人。

在诗歌的创作手法上,杜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前面他就是一个让人讨厌的老头子,在那边骂来骂去。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不喜欢这首诗,就是因为觉得前面那个杜甫很讨厌,没有耐心仔细读下去,也就没有机会看到后面的杜甫。后面他忽然转调,开始觉得自己刚才那种表现是因为不了解什么叫贫穷,他开始意识到整个民间穷苦到了何种程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因为人道主义的角度,后来非常受中国文人的喜爱,很多书法家都写过,最著名的是元朝一个大书法家鲜于枢写的,以书法来讲非常漂亮。鲜于枢不是汉人,他喜欢汉文化,他写杜甫诗的时候,线条拉出去的感觉,可以看出有宋朝黄庭坚的书法基础,又发展出很开阔的一种力量。台北故宫收藏了这件作品,里面的笔法很类似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