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林丹娅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第3/7页)
问:有识人也看出这一路晦涩恰恰是残雪凭借杰出的也可以说是独一份的艺术想象力构筑起的超现实场景。进入这个场景观看的人,未免首先会产生了一种掺和了邪恶味的荒诞感。它最可能是由变形引起的,它令所处者眩晕。眩晕让人如此难过,人本能的反应就是推开它或闭上眼睛。但奇怪的是,倘若人能再坚持一下,接着便会在这个令人眩晕的超现实场景中,看到现实的真实产物,而且是绝对可以让人设身处地地、经验式地感受到它们。它们漂浮其间,超常地密集,因为失去习惯性的语言修辞,而显得特别赤裸、精确,而显得比在司空见惯的现实场景里骇人得多。这些东西的确像有人指出的那样,是具有梦魇性质的东西。因为它们明显是在理性的世界里被压抑了的那部分内容与形式,是在人的意识失去效能时钻出意识监房活动的那些无经整理(!)的对真实事物的最原始印象。它的内容常常是让人羞于启齿的那部分感受。比方说一个回忆起自己做过的一场噩梦:一个语言含混面容模糊的人一直是使自己感到身体非常疼痛心理非常恐惧精神非常紧张的魁手,当自己终于看清这个人的面目时,它竟赫然是自己最亲爱的母亲的面容。在现实场景中恢复理智的当事者,无疑会为自己出现这种不受控制的心理景象而感到迷惑,同时还因为潜在的道德感而感到不安甚至羞愧、内疚与自责。于是为了掩饰与弥补,一些抹去与虚构的意识与行为产生了,它填充与联缀着人在“意识/现实场景”与“潜意识/超现实场景”之间出现的巨大反差与空匮。于是,人们可以在现实场景中,或刻意或无意地绕开一些虽然存在但令人无法正视的真实矛盾。它们变成一些被集体刻意或无意遗忘的真实,或者是被人们一起刻意或无意缄口不语的事情(至今有多少描述这种现象的词语出现?充耳不闻、视而无睹、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眼不见为净、精神胜利法……也算“非无稽之谈”了)。涂抹与虚构所组成的真实世界,像有毒的空气一样适合人们的感知与情感需要,并成为合理存在。人的生命危机与精神危机部分地通过这个渠道在向人类逼近。你是如此强烈地感知到它们,不厌其烦的文本表层描述与倾诉,无不出没着你极为焦虑的影子。外在的宣泄固然是达到缓解自我紧张的一种方法,但残雪文本的特异之处也正在于此,你是能够、并敢于从现实中看见、剔拨、围拢这种阴暗的、散落的、无形的真实的高手。现在,你的小说文本既是一种提供阅读者“能够并且敢于”的机会,同时又是一种考验阅读者“能够并且敢于”的设置。老实说,阅读旅行到了这个份上,本身就已经够让人痛苦了,并且让害怕痛苦的人感到紧张与烦躁。
面对残雪小说文本中连篇累牍且层出不穷的丑陋物象,是人(相信只要不是变态者)大都会感到“恶心”。这种对丑陋物象表现出来的在生理上直觉式憎恶与厌弃反应,几乎与我们对文本根深蒂固的传统反应——道理的爱憎感毫无关系。也就是说,你对丑陋物象专注而任性的描述,客观上则使你的文本有了这样的效果,它混淆了传统文本所提供的(同时也是阅读者阅读期待中的)爱憎界线,阅读者的道德身份在阅读你的文本时消失了。你好像是故意在你的文本世界里,造就了一个平等的阅读人群。于是好像有种文本暗示产生了:无论他是救生者还是杀生者,无论他是施善者还是强盗,无论他是生产者还是寄生虫……你所描述的东西一样令他们难受。不知你有否感到这一点,这样有悖传统写作期待的、混淆阅读对象人格层次的客观效果有否特别的意义?(因为我怀疑这里是否有女性这个性别对既定的整个价值体系的破坏潜意识,以及它在起的作用。)
答:你的阐述又使讨论更加深入了。我愿意再重复一句:残雪文本是向每一个读者敞开的。作为写作者本人,这是一个矛盾,因为他的作品既有排斥一切读者的倾向(他要摒弃一切世俗的因素,向那终极之美——“无”突进),同时又只有获得世人的认可才能存在(作品只能通过阅读最后完成),作品就在这个矛盾冲突中诞生。冲突的过程中充满了对生命本身的厌恶、自虐似的幽默、恶意的报复、为摆脱而发生的扭斗等复杂感受,但这些感受无一例外地得到升华,化为天堂似的幽默。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残雪文本的读者既会体验到强烈的人道理想,同时又会产生那种超出一切道德的空灵感吧。生命离不开脏,最脏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被包含在生命内的人类精神必须同它的载体达成妥协,才有可能向那最美的境界升飞。人在现实中无论多么痛苦、恶心、发狂,那都是很有意义的,如同孕妇的感觉,她诞生的是美。作为现存社会的女性,在艺术的体验上当然更有优势,因为她对生命的体验更少受到传统的污染,因而与环境的冲突也会更尖锐,破坏和报复的潜意识也更强烈,建立自己的体系也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