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一个可以边走边谈的人

遇见安意如实在是很偶然。

忘记了是在谁的链接里看到她的,被"沧海蝴蝶"这样的字眼吸引。

打开她的叶子,看到这样的话:沧海蝴蝶——给我一双手,对你倚赖;给我一双眼,看你离开。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

我想,她一定还很年轻,但不是任性的孩子。看她的文字亦是喜欢,于是悄悄做了链接。

去看她,但是不留一字。

有时候很久不去,因为觉得看她的文字要心静。那是焚香净手,一曲古筝的时刻。

也会因为心虚,因为她吟诵的那首诗,那阕词,我没有那样深刻的理解。那自她笔端,穿越了尘封的岁月走来的那些人,有的我都不熟悉,或者只是约略听说过而已。

一直都自诩热爱古典文学,但只是浅尝辄止,一颗浮躁的心沉潜不下来。那些总说要读的书,始终只是闲置。

可是她,让我看到一个古诗词熏染出来的水边伊人。

懂的多没什么,难得的是她有那么多自己的话要说,并且那样的独到。

说她是才女有一点俗了。但也只能这样说。

于是,过了好久,有一天忍不住还是说了对她文字的喜欢。

接着就看到她说:和蝶舞。我们不说话,连留言也没有,清洁到这样的地步。看她写,花一样繁盛的快乐,和水滴一样清澈的忧伤。只是沉默。我能感觉到她走过来,彼此之间有无形的渠道。那道门,有亦没有,开合。随心所欲。她的表达简洁清丽,就像一个女子足够美,不用艳妆,鬓间插一朵洁白茉莉,整个脸就春光潋滟。

看到她这样说,心里真的是无从说起的感觉。欣喜而惆怅。

是真的欢喜的,有话想要对她说,但只是愈加的不知如何说起。

于是从头来看她的博客,读她笔花四照的文字,知道她生来就是为了写字的。

一直期待她的文字全部成书。虽然每天都可以看到她在说什么,但是,文字,还是喜欢它们落在纸上的塌实,古朴。就像一个人容颜清丽,又气质绝佳,又或者是盆里的花终于根植于大地,平添了一份风骨和韵致。

有一天,她留言说:非常想要你帮我写诗词的序言。我期待你百合一样的文字。

我以为她在玩笑,但是后来有一天,她在束河的篝火旁发来短信说新书要我来写序言。

原来她说的是真的。当我对自己质疑的时候,她说对我无比的有信心。

于是,我一边读着她的文字,一边写下来自己的一些感觉。

其实,纳兰容若的词,很久以前就开始喜欢了。

读诗词,应了一句话"你理解多少就得到多少"。是安意如,让我得到更多。

诗词的评注也看过很多。一些作者,一边揪住诗词,卖弄博学,老学究的厉害,一边又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以。

而安意如的表达恰到好处。就像读《看张?爱玲画语》时的感觉:是在静夜里写给自己或一二知己读的私语。不事张扬,却能让你在惊心中一点点清醒。

一般人读诗,或者听歌,看影视剧,动容的,往往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现实感慨。

如果,你想要容若的词来陪伴,来纵容自己的伤感情绪,沉迷不自救,那干脆就不要读。

而安意如解读饮水词,已经是超然的性灵相契的美感旅程。

我知道,容若所给安意如的,是跨越时空的心灵的感动和陪伴,而不是桎梏。

她说容若"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与容若相反的,我觉得,读她的文字,能感到江南女子的沉静恬柔,但是,这温婉之中又有着汪洋的洒脱放恣。

正因为这样,她的解读越写意境越开阔。不拘泥于原词的琐碎,而是因此看到由此而来的忧愤,对于人世际遇的沉思。就像纳兰对于情越来越执著,像信仰一般追寻,但是对于世事追求越来越淡,直至视为身外之事。这样于他的深情幽婉之中尽显落拓不羁。

而安意如,也是这样。她读诗词,沉浸它所营造的美感意境,欣赏古人的意趣盎然,但不会沦陷于它的凄婉怨念。

因为她在爱过了这个男人之后,不再眷恋,只有眷念。就像一个陈年老友,相知相惜,又有着一般朋友所没有的潋滟低回,像是他已经给了终身的特权,比杨过赠予郭襄的三根银针还要潋滟却坦白。

这是安意如和容若重逢最好的时候。不迟不早。就在这一刻。心中爱意旖旎,却没有了丝毫煎熬困惑。爱,在这时候带来的只有愉悦的自由轻松,相知相惜,却不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