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八首)(第2/3页)

[6]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7]用欧阳詹诗,引见苏轼《南乡子》词注[2]。

[8]本篇流传很广,传说故事亦很多。《避暑录话》卷三:“元丰间盛行于淮楚。……‘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尤为当时所传。”相传苏东坡说秦观的词像柳七(柳永),亦不知可信否。但如《高斋诗话》记东坡的话:“‘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词林纪事》卷六引。)在这些地方,确乎有点像,且有些滑。谭献评曰:“不假雕琢,水到渠成。”

鹊桥仙

纤云弄巧[1],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2]。金风玉露[3]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4]如梦,忍顾鹊桥归路[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6]。

[1]秋天的云多纹彩,或像人物,叫巧云。

[2]织女、牵牛两星,中隔银河,在天文上说距离很遥远。但织女渡河的传说,由来已久。如《白氏六帖》卷二十九“鹊门”“填河”条引《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但今本《淮南子》无此文,类书所引是否佚文,只可存疑。稍后如《文选》卷二十七曹丕《燕歌行》李善注引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方,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虽未明言渡河,亦已有七夕会同之说。《南史》卷三《宋纪》载刘昱在七夕令杨玉夫“伺织女度报己”(叫玉夫守候着,如看见织女渡河就报告他),后来被玉夫所杀。《初学记》卷四注:“吴均《续齐谐记》曰:桂阳城武丁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吾向已被召。’弟问织女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是也。又傅玄《拟天问》曰: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

[3]“金风”,秋风,见上卷冯延巳《蝶恋花》之三注[3]。“玉露”,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4]《楚辞.九歌.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佳,犹言美人,本是名词,但后来佳期之“佳”每转作形容词,这里亦然。

[5]庾肩吾《七夕》:“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忍顾”,不忍顾,以语促而省。织女为伤离别,故就归路时,不忍回头也。

[6]牛女虽一年一度,毕竟地久天长;人世虽暮暮朝朝,却百年顷刻,这里补足前片结句天上胜人间意,并用《高唐赋》字面。

蝶恋花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1]。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2]。

[1]“可无”犹说“岂无”,口气还要软一些。“时霎”,犹一霎。“可无时霎闲风雨”,实际一定会有闲风雨的,至少是一刹那,却说得十分微婉。周邦彦《浣溪沙》:“一春须有忆人时。”实际上是一定有,却用这“须”字。这些都可见语助活用之妙。

[2]这下片和前录黄庭坚《清平乐》词相近。流水落花既不可问,难道飞云就可问么?浮云是最虚飘飘的,又岂能凭他遮住春的归路呢!全篇悲凉,却用微婉语写出。

如梦令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1],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1]写旅舍荒寂、行客待晓的景况。点着“油盏火”(吴语,油灯),耗子偷油吃。“梦破鼠窥灯”,“窥”字得神。

南歌子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1]。人去[2]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3]。

[1]檀色,近赭的红色,屡见《花间集》,如张泌《生查子》“檀画荔枝红”,表示这个颜色最为明白。这口红只圆圆地涂在唇中间,故曰“点”。李珣《浣溪沙》“翠钿檀注助容光”,“注”,亦“点”也。又称“檀的”。杜牧《寄澧州张舍人笛》“檀的染时痕半月”,写形状尤为明白。

[2]上片写一独立的美人,多用颜色字面渲染映射,如一幅工笔画。过片用“人去”两字紧接上文,非常清楚。

[3]下片亦不多说情事,只是写景,“人去”以下,一气呵成,绝无停顿,真见得风流云散,其意自明,亦无须多说了。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1],淡烟流水[2]画屏幽。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3]。

[1]言春阴寒重故似秋。韩偓《惜春》:“节过清明却似秋。”以“无赖”形容春光,屡见杜甫诗,如“韦曲花无赖”(《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之一),“无赖春色到江亭”(已见前《望海潮》注[7]引)。这里用法亦相似,言其不可人意。“无赖”字面见《史记.高祖本纪》及《张释之传》。赖,依靠;无赖,不可靠。引申有多义,如狡猾无用等等,总之是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