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第2/2页)
然而李煜的诗词情真意切,凄婉动人,让人爱不释手,称其为婉约派的“愁宗”,评价甚高,为后人同情和眷爱,而忽略了他的可恨之处。因此,又可以说:作为一个词人的李煜是个真正的成功者。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他的失败造就了他在诗词上的成就,成就了这阕千古以来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虞美人》,成就了他“词帝”的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
他词中流露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又无所顾忌地请来故友、故伎弹词唱曲地庆祝生日。人声、乐声穿墙而出,声闻于外。传说这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其实在我看来,这首《虞美人》只不过是个导火线而已,真正的原因便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那句肺腑之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可以说宋太宗其实早有除掉李煜之意,一半犹豫,一半在寻找借口。
其实宋太宗一直顾忌李煜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李煜是前朝的君王,尽管已经投降,但身边自有一些拥护他的人。自古以来,能够传播思想的文字对政治来说一直都是敏感的东西。更何况李煜词写得极好,流传甚广,得到众人的追捧,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宋太宗更加不放心了,觉得留在身边始终是个隐患。
正好赶上七夕这天李煜大摆筵席,又是歌舞又是词曲的折腾。怀念故国,又惹来众人同情,于是宋太宗的怒气终于一触即发了。
话说三国时期的司马昭也有过同样的顾虑。
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了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倒也过得悠哉。
有一天,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并以歌舞助兴。特意安排了蜀地乐曲,宴中蜀旧臣们一听词曲纷纷涌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惟独刘禅依然嬉笑自若。
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想念蜀国吗?”刘禅没心没肺地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啊,我不想念蜀国。”
旧臣郤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刘禅说道:“陛下,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然后装作悲伤地闭起眼睛。这样,也许就能把你送回蜀国去了。”
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再次发问,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说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
司马昭听了觉得很奇怪,问道:“此话的口气怎么像是郤正的?”刘禅惊讶地回道:“您怎么知道的?正如您所说的啊。”
众人皆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没心没肺,毫无野心,从此再也不怀疑忌惮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留下了“乐不思蜀”典故。
且不去说刘禅的昏庸无能,往另一层面上说,他用他的方式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明知道自己没有治国的才能和魄力,便放弃挣扎、抱怨、野心,就这样安于现状、乐天知足的生活,未尝不是一种生存智慧。
大胆的假设:如果李煜聪明点,即使做不到吴王勾践的“卧薪尝胆”重夺王位,也可以学蜀国刘禅般没心没肺的“乐不思蜀”,那样也许能活得长久点。
然而赵光义不是司马昭,李煜不是刘禅,历史终究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般地向前推进、演绎着。
孤冷凄清的南唐后主远离故土,凄惨地死在北国之地,结束了他第四十二个七夕。文学历史长河中的一片最大的浪花幽幽地汇入江水中,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