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第2/2页)

李煜的一生正如袁枚所说:“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他把感情看得太重了,注定了他只能是一个诗人。

他的性格注定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一国之主,向往渔夫般潇洒的生活,然而又不得不去做君王,天才诗人去做一国之君是多么不搭调。如果他不是生在帝王之家也许就没有这败国之恨了,如李白般只做个风流诗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纳兰性德生于满清贵族世家,父亲是权倾朝野的宰相,自己又是深得康熙皇帝宠爱的御前侍卫,虽与李后主身世相比差一点,但他的事业也算是一帆风顺。

他的生活本应该是很舒适优越的,然而自古“伴君如伴虎”,必须整天小心翼翼地不得自由。虽身居高堂之上,但政坛上尔虞我诈,与青梅竹马的恋人被迫分别,爱妻的仙逝,好友顾贞观等真正的人才被排挤埋没,自己的理想也因种种桎梏不能实现。

与李煜相比,纳兰性德短暂的一生没有经历过重大的变故,但是纳兰性德却有着不羁的个性,现实的一切都让纳兰性德感到窒息。

他蔑视功名,却不得不领了“康熙侍卫”这个肥缺恪尽职守。纳兰性德也正如他的好友顾贞观所说:“所欲建之业,百无一副;所欲遂之愿,百不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

他的显赫家世,他的高官父亲,所遵循的礼教缠住了他的手脚。他的理想被捆在一个御前侍卫的职位上逐渐枯萎。

于是他将自己沉溺在友情与爱情之中,仔细体味其间的欢乐与悲伤,寻找解脱之途。他的痛苦已不再仅仅是他个人的落寞与苦闷,更包括对好友们如顾贞观之类落魄才子的同情与悲悯。

他们二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悲剧的世界,他的人生观是一种悲剧的人生观。

这“金”字的出身、政治的无情、现实生活的残酷,像绳索一样捆住了纳兰性德与李煜的理想和情感,因而他们无论是写悼亡词,还是写风花雪月都渗出一种哀婉凄清的离愁别绪,令人读来悲思欲绝。

耳濡目染世间的种种骄奢浮华,历经世间众多美丽的事物,精神上反而愈发空虚。本应是外人眼里羡慕的风光得意,对他们来说却并不快乐。

不过他二人的愁也绝非“为赋新词强说愁”。面对充满悲剧的人生,我们完全可以在他们的词中感受到两人敏感纤弱、凄婉欲绝的痛苦灵魂,有一丝的造作便不会写出这类好词。

所以,李煜、纳兰性德富贵豪华的生活一方面成就了他们,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这悲情不断的根源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