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裕中的忧郁词人晏殊
有身份的人跟没身份的人写东西显然是不一样的,后者可以不管不顾,一发不收,前者就必须考虑自己的地位角色,万不可想唱就唱。晏殊的很多词技艺精湛、感情深醇,但却始终感觉作者有些欲言又止。晏殊词就像蒙着面纱的女子,隔着一层,总是矜持。
宋朝建立之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唐末五代时大臣专权的情况再次出现,在官制改革上可谓煞费苦心。为了避免宰相专权,北宋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又以枢密使、三司分割宰相职权;州郡行政长官由文官担任,地方官吏也由皇帝任免。这样一来,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但是过分集中的权力使很多官员无所事事,乃至于宰相往往也是饱食终日,悠游卒岁,晏殊就是这样的宰相。
从神童到宰相
晏殊字同叔,北宋临川人。据史载,晏殊自幼就聪慧绝伦,七岁就能写文章。传说小时候他读私塾,老师出上联:“圣贤书中求富贵。”晏殊马上对出下联:“龙虎榜上争魁豪。”老师听后连声称赞:“此儿日后必成大器!”不过这种名人的儿时励志故事在中国实在太多,不可全部当真,但是,晏殊十余岁就被召入朝廷却是史有明载的。
晏殊十四岁的时候,由江南安抚张知白举荐进京。宋真宗要他和其他千余名进士一起考试,还是少年的晏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宋史·晏殊传》)。皇帝十分欣赏,赐他同进士出身。当时的宰相寇准还有点地域歧视,说晏殊是边远地区的人,皇帝反驳说:“唐代名相张九龄不也是边远地区的人吗?”(张九龄是广东韶关人——笔者注)
按照当时的规定,两天之后,晏殊还要参加诗赋的考试。试卷发下来之后,晏殊说:“这个题目我以前曾经写过,希望能换一个题目。”皇帝认为他为人诚实,十分高兴。晏殊的试卷做好之后,皇帝更是大为赞赏,授予他秘书省正字官职。
在皇帝眼中,晏殊的诚实并不是矫饰,而是纯出于天然。当时真宗想挑选一个品德高尚的大臣辅佐太子,便选中了晏殊,真宗说:“我近日听说很多官员都嬉游宴饮,通宵达旦,只有晏殊闭门与兄弟读书,严谨厚道,正好可以当太子的老师。”晏殊接受任命之后,知道了皇帝选择自己的理由,他却对皇帝说:“我不是不喜欢嬉游宴饮,而是因为家贫没有相应的器具。如果我有钱的话,一定还是会前往的。”而他的坦白,更让皇帝感觉到他的诚实,对他也就更加信任了。
晏殊担任左庶子,皇帝向他询问政事时,为了保密,都是把问题写在方寸大小的纸上,晏殊拿到之后,总是回去认真地回答,然后把皇帝写的纸条一并密封好交还给皇帝。这样的谨慎,让皇帝很是满意。
按照传统,古代官员父母去世之后,官员必须辞官回家守孝,称为“丁忧”,但是有些大臣身居要职,因此皇帝往往命令他们提前结束守孝回归朝廷,这称为“夺情”或者“夺服”。晏殊父亲去世的时候,他就照例回家守孝,但是皇帝感到政事不可无他,于是特地下诏夺服。几年之后晏殊母亲去世,晏殊特地上书,请求能够服完母丧,但是皇帝不许,由此可见皇帝对他的看重。事实上,在古代,夺情甚至成了大臣是否得宠的风向标,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一种难得的特殊待遇。而晏殊两次被夺情,其地位之重要已不言而喻。
真宗去世,宋仁宗即位,晏殊时年三十二岁,拜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后迁给事中。真宗去世的时候,遗诏章献明肃太后代理朝政,但是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趁此机会独揽大权,晏殊提出让太后垂帘听政,解决了权力纠纷。中国的垂帘听政也自此始,不知道慈禧太后会不会因此感激晏殊。
晏殊的仕途基本上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其间曾经有过一些小波折,但是都没有影响大局。庆历年间,五十三岁的晏殊晋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达到了一个官员能够达到的最高的高度。
悠游卒岁的曲子相公
宋代真宗、仁宗两朝算是“百年无事,天下太平”的时代,而更重要的是,宋代皇帝集权、官员互相制约的官制使包括宰相在内的官员都很难有太大的作为,因此,晏殊作为宰相的建树实在不大。
据《宋史》记载,晏殊担任宰相期间做的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废除了“阵图授诸将”制度。宋代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大力限制武将权力,但是矫枉难免过正,当时规定,将军外出打仗,皇帝要派宦官作监军;将军打仗时,必须按照出发前皇帝授予的阵图排兵布阵,这种完全无视战争规律的做法无疑是可笑的。因此,宋真宗时朝廷在陕西对外用兵,连连失利。在这种情况下,晏殊请求废除宦官监军和阵图授诸将制度。严格意义上讲,这只是对以前一个过于低级的错误的纠正,并不能表现出一个宰相应该有的胆识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