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名义卷(第15/29页)

“双调” 这个名词在宋代还没有这样的用法。一首令词,上下叠句法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 。《墨庄漫录》记载一个故事,据说宣和年间,钱塘人关注子东在毗陵,梦中遇到一个美髯老人,传授给他一首名为《太平乐》的新曲子。关子东醒来后,只记得五拍。过了四年,关子东回到钱塘,又梦见那个美髯老人。老人取出笛子来把从前那个曲子吹了一遍,关子东才知道是一首重头小令。以前记住的五拍,刚是一片。于是关子东依照老人所传的曲拍,填成一首词,题名为《桂华明》。按“桂花明” 这个词调,至今犹存。此词分上下叠,每叠五句。上下叠句式音韵皆同,故曰“重头小令” 。这是明见于宋人著作的,可知宋代人称这类词为重头小令而不称为“双调小令” 。(“重” 字读平声,是“重复” 的重。)

“重头” 只有小令才有,例如《南歌子》、《渔歌子》、《浪淘沙》、《江城子》等词调都是。如果下叠第一句与上叠第一句不同的,这是“换头” ,不是“重头” 。换头的意义是改换了头一句,重头的意思是下叠头一句与上叠头一句重复。换头的地方在音乐上是过变的地方。过变,即今之过门。小令有重头的,也有换头的,但引、近、慢词则全都换头,而没有重头的了。《词律》、《词谱》没有仔细区别,一概称之为“双调” ,亦极不适当。不过,宋代人的书里,“换头小令” 这个名词我还没有看到过,因此,分上下两叠而用换头的令词,应当用什么名称,这还不能知道。可能在宋代,不管换头不换头,凡分两叠的令词都叫做“重头小令” 。晏元献《木兰花》词云:“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可以想见,歌至重头处愈美,舞至入破处愈急。然则不论其词句同不同,其音乐节奏在下叠开始处都得加以繁声,不与上叠第一句相同。这样解释,似乎也可以,但我还不能下断语。总之,把上下两叠的令词称为“双调” ,以致与宫调名的“双调” 相混淆,这总是错误的。

《柳塘词话》云:“宋词三换头者,美成之《西河》、《瑞龙吟》,耆卿之《十二时》、《戚氏》,稼轩之《六州歌头》、《丑奴儿近》,伯可之《宝鼎现》也。四换头者,梦窗之《莺啼序》也。” 这里是把三叠的词称为三换头,四叠的词为四换头,但宋代人是否如此说过,还没有见到。我们知道,换头一定在下叠的起句。音乐师在这地方加了繁声,所以后来作词者依乐声改变了此处句法,与上叠第一句不同。上下两叠的词,只有一个换头。这一现象,只存在于令、引、近词中。至于慢词,有三叠的,有四叠的,或者各叠句法完全不同,例如《兰陵王》。或则第一叠与第二叠句法相同,但是有换头,而第三叠则句法与前二叠全不同,例如《西河》。这些都不能称为三换头、四换头。而且,换头既从第二叠开始,则三叠之词,也只有二换头,怎么可以称为三换头呢?至于四换头,又是唐词《醉公子》的俗名,是一首重头小令,更不可用于四叠的慢词。总之,三换头、四换头这些名词,都是明清人妄自制定的,概念并不明确,我们不宜沿用。

《瑞龙吟》一调,《花庵词选》已说明它是双曳头。因为此词第二叠与第一叠句式、平仄完全相同,形式上好似第三叠的双头,故名之曰双曳头。曳头不是换头。有人以为只要是分三叠的词,都是双曳头,这也是错的。《词律拾遗》补注《戚氏》词云:“诸体双曳头者,前两段往往相对,独此调不然。” 按戚氏本来不是双曳头,故前两段句式不同。三叠的慢词,并不都是双曳头。既称双曳头,则前两段一定要对。可知徐氏亦以为凡是三叠之词,都可以名为双曳头,于是会发此疑问。

郑文焯精研词律,可是在这些问题上,似乎还有不甚了了之处。他校笺周邦彦《瑞龙吟》词云:“汲古本引《花庵词选》旧注:‘此谓之双曳头,属正平调。自“前度刘郎” 以下,即犯大石调,系第三段。至“归骑晚” 以下四句,再归正平调。坊刻皆于“声价如故” 句分段者,非。’按此明言分三段者为双曳头。今人每于三段则名之为三曳头,失之疏也。” 又校笺《双头莲》词云:“按调名《双头莲》,当为双曳头曲。……考宋本柳耆卿词曲玉管一阕,起拍亦分两排,即以三字句结,是调正合。宋谱例凡曲之三叠者,谓之双曳头,是亦《双头莲》曲名之一证焉。”

按郑氏说起拍分两排者,名为双曳头,这没有错。但又说“凡曲之三叠者,谓之双曳头。” 这却错了。三叠的词,起拍未必都分两排,周邦彦《双头莲》词第一、二段句式完全相同,果是双曳头,取名“双头莲” ,即含此义。由此更可知三叠之词,并不都是双头,否则一切分三叠之词,都可以名为“双头莲” 了。考之《词谱》所收宋人三叠慢词,双曳头者并不多见。《瑞龙吟》、《双头莲》为一类,其一、二段句式全同。《西河》为一类,其一、二段虽同,但第二段用了换头。至于郑氏所谓“宋谱例” ,不知宋人有何谱何例传于今世。又云:“今人有以三段之词为三曳头者。” 我也未见词家有此记录。不过由此可知,清代已有人以“曳头” 为遍、片、段、叠的同义词,亦可以说“失之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