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词评(第3/22页)

《宝庆会稽续志》载宋高宗和渔父词十五首,并序云:“绍兴元年七月十日,余至会稽,因览黄庭坚所书张志和渔父词十五首,戏同其韵,赐辛永宗。” 其和词十五首所用韵,均与《金奁集》合,惟次序则不同。此可知黄庭坚时犹以此十五首为张志和所作矣。

此后陈振孙尝辑《玄真子渔歌碑传集录》一卷,其解题云:“余尝得其一时倡和诸贤之词各五章,及南卓、柳宗元所赋,通为若干章。因以颜鲁公碑述,《唐书》本传,以至近世用其词入乐府者,集为一编,以备吴兴故事。” 由此又可知陈振孙尝得颜、陆、徐、李诸家和作,又得南卓、柳宗元所和,其所集今亦不传,不知有与《金奁集》所载十五首合否。南卓文集失传,今本柳宗元集中亦无渔歌,皆憾事也。

渔父词五首咏及之山川名,有西塞山、钓台、溪、松江、青草湖、巴陵,此皆其生平踪迹所到之处。选家大抵仅取其“西塞山前” 一首。陆放翁《入蜀记》:“言大冶县道士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词所云者。” 而《西吴记》则云:“湖州磁湖镇道士矶,即张志和所谓‘西塞山前’也。” 后人于此,遂生争议。张泳川《词林纪事》力主湖州之说,谓志和“踪迹未尝入楚” ,可知其非但未考志和生平,抑且未见渔歌五首全文,岂青草湖、巴陵亦在吴兴耶?《唐朝名画录》谓志和“常渔钓于洞庭湖。” 志和贬为南浦尉,正在巴陵、鄂渚之间,岂得谓踪迹未尝入楚乎?唐人诗中言及西塞者,如李白有送弟之江东诗云:“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 韦应物西塞山诗云:“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诗下半首云:“中妇桑村挑菜去,小儿沙市买蓑归。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皆可证是鄂渚之西塞也。又皎然谓玄真尝为李明府画武城图,此武城亦当是今湖北黄陂县东南之武城,盖志和为南浦尉时,熟知其山川城郭矣。

玄真有兄鹤龄,恐其浪迹不还,为茅斋于会稽东郭,此见颜真卿碑文及《唐书》本传,可信。然世传鹤龄所赋渔父词一首,则不可信也。此词题云为招玄真归里而作。夫玄真五词既作于颜湖州席上,是既归矣,何用招之?玄真词第二首云青草湖,云巴陵,结句云:“乐在风波不用仙” ,是追叙其在鄂渚洞庭之时也。鹤龄词起句云:“乐在风波钓是闲” ,答其意也。而下则云:“太湖水,洞庭山,” 乃误以为县区太湖之洞庭山。鹤龄此词,不知最早见于何书,《词林纪事》云出《罗湖野录》,然今本《罗湖野录》无此词。《野录》,释晓莹撰,序于绍兴二十五年,是南宋初也。若以前载籍中不见此词,可断其为伪作矣。

颜真卿作玄真子碑铭,叙其生平甚详,惟不言其卒葬年月,亦不及其如何逝世,但云:“忽焉去我,思德兹深。曷以置怀,寄诸他山之石。” 其铭文结句云:“辅明主,斯若人;岂烟波,终此身。” 文意皆隐约虚泛。《续仙传》云:“其后真卿东游平望驿,志和酒酣为水戏。铺席于水上,独坐饮酌笑咏。其席来去迟速,如刺舟声。复有云鹤,随覆其上。真卿亲宾参佐观者,莫不惊异。寻于水上挥手以谢真卿,上升而去。” 此乃道家玄语,上升者,死亡也。盖玄真子实自沈于水,故颜公碑文云“忽焉去我” ,又云“烟波终身” ,实已暗示之矣。然不读《续仙传》,不能解也。宋人《冷庐杂识》云:“平望平波台有玄真子祠” ,亦可知玄真子没于此,故后人立祠祀之。

(二)船子和尚拨棹歌

船子和尚与道吾宗智禅师、云岩昙晟禅师均为药山惟俨禅师法嗣,《续高僧传》、《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均有其小传。今全录《五灯会元》所载小传于此:

秀州华亭船子德诚禅师节操高邈,度量不群,自印心于药山,与道吾、云岩为同道交。泊离药山,乃谓二同志曰:“公等应各据一方,建立药山宗旨。予率性疏野,惟好山水,乐情自遣,无所能也。他后知我所止之处,若遇灵利座主,指一人来,或堪雕琢,将授生平所得,以报先师之恩。” 遂分携至秀州华亭,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以接四方往来之者。时人莫知其高蹈,因号船子和尚。

一日,泊船岸边闲坐。有官人问:“如何是和尚日用事?” 师竖桡子曰:“会么?” 官人曰:“不会。” 师曰:“棹拨清波,金鳞罕遇。”

师有偈曰:“三十年来坐钓台,钩头往往得黄能,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见不吞钩,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 “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融包纳信奇哉。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 “别人只看采芙蓉,香气长粘绕指风。两岸映,一船红,何曾解染得虚空。” “问我生涯只是船,子孙各自赌机缘。不由地,不由天。除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