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词选(第51/58页)

林逋 字君复,钱塘(今杭州)人。隐居西湖孤山,妻梅子鹤,终身不仕。生于乾德五年,卒于天圣六年,年六十二(967—1028)。仁宗赐谥和靖先生。诗词所传不多,皆清逸。

夏竦 字子乔,德安(今湖北安陆)人。由贤良方正,历任枢密使,封英国公。出知河南府,迁武宁军节度使,进封郑国公。为官有治绩,治军尤严。惟与王钦若、丁谓朋党,当时士大夫目为奸邪。竦文章典雅藻丽,有文集一百卷。词传世不多。皇佑二年卒,年六十七(984—1050)。

谢绛 字希深,富阳人。生于至道元年(995)。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累官知制诰,判吏部太常礼院,出知邓州。宝元二年(1039)卒。史称绛以文学知名,为人修洁蕴藉,善议论,好谈时事。为官廉正,卒之日,家无馀资。有诗文集传于世,词仅存数首。

宋祁 字子京,安陆人。生于咸平元年(998),与其兄庠同为天圣二年进士。初,祁名列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以庠为榜首,抑祁居第十名,当时称为大宋、小宋。祁累迁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嘉祐六年(1061)卒,年六十四。谥曰景文。祁工于文辞,有史才,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列入正史。词不多作,无专集传世,今有赵万里辑《宋景文公长短句》一卷。

范仲淹 字希文,吴县(今苏州)人,生于端拱二年(989),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出为陕西四路宣抚使,知邠州。后徙知邓州、荆南、杭州、青州。皇祐四年卒(1052),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曰文正。仲淹以勋业为一代名臣,镇守西陲,西夏不敢来犯。文采斐然,而传世不多。词仅存六首。

王安国 字平甫,临川人。生于天圣六年(1028)。熙宁初,赐进士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官终于秘阁校理。熙宁七年(1074)卒。安国虽为安石之弟,而政见持论,多与其兄不合。终以言事得罪罢官。其诗文有《王校理集》,词仅见于《花庵词选》。

卷二

欧阳修 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景德四年(1007),天圣八年进士,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时,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熙宁五年(1072)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北宋初年,文学犹承五代风尚,文则骈俪,诗则温李。自穆修、柳开、石介、欧阳修出而复兴古文,文以韩、柳为法,诗以李杜王孟为归,于是文风一变。然修又好为词,则犹是五代曲子,其所作《近体乐府》三卷,置于《花间》、《阳春》集中,殆不能辨。此则以词无古可复也。

张先 字子野,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于淳化元年(990)。天圣八年进士,仕至都官郎中,曾知吴江县。元丰元年(1078)卒,年八十九。晚年居钱塘,家畜声妓,为诗及歌词,皆为时人传诵。苏东坡称其“诗笔高妙,歌词乃其馀事。” 然其诗竟不传,惟歌词《子野词》一卷独存。

卷三

晏幾道 字叔原,号小山,晏殊之第七子。生平仕履,不甚可知,惟知其尝监颍昌许田镇,约卒于崇宁五年(1106)。叔原亦好为歌词,所作有《小山词》一卷,袭其父风。

柳永 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人。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宋人笔记《艺苑雌黄》云: “柳三变喜作小词,薄于操行。当时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词。’由是不得志,日与子纵游倡馆酒楼间,无复检率,自称云:奉旨填词柳三变 。’又《独醒杂志》云: “柳耆卿风流俊迈,闻于一时。既死,葬于枣阳县花山。远近之人,每于清明日,多载酒肴,饮于耆卿墓侧,谓之吊柳会。” 据此可知柳永仕宦不达,不得不为市井歌词,故其词通俗,与晏、欧雅词殊途。永之生卒年不可知,约生于雍熙四年,卒于皇祐五年(987—1053)。遗词一卷,曰《乐章集》。

卷四

苏轼 字子瞻,眉山人,生于景祐三年(1036),嘉祐二年进士。熙宁四年,为太常博士,摄开封府推官。以言事议论大不协乞外任,遂出知杭州、密州、徐州。元丰二年十二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七年正月,特授汝州团练副使。八年八月除知登州。十月二十日,召为礼部员外郎。十二月,除起居舍人。元祐元年正月,除中书舍人。十月十二日,除翰林学士、知制诰。元祐四年,上章乞外任,遂知杭州。六年二月九日,被旨再除翰林承旨。八月除龙图阁学士,知颍州。七年二月,移知扬州。九月,以兵部尚书召入,寻除端明殿学士,守礼部尚书。八年八月,出知定州。绍圣元年四月,奉命追一官、落两职,以承议郎知英州。六月,行至当涂,奉告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四年四月,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七月,遂至儋州。元符三年五月,被命移廉州安置。八月,授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十一月,复朝请郎,提举成都府玉局观,在外军州,任便居住。建中靖国元年五月,至常州。六月,以疾告老,以本官致仕。七月二十八日病卒(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