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帝老师,也是道德模范朱熹(第2/2页)

幸运的是,朱熹对道德要求很高,对生活却要求不高。由于官运不好,他一共才立朝四十几天,所以经济拮据,“箪瓢屡空,晏如也。”粗茶淡饭,依旧能吃得爽心。这种乐观达命的心态,在朱熹的词作里也有生动的体现。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

朱熹的这首词,先是交代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说发达了富贵了可能会更开心,但即便贫贱此生也没有什么好忧虑的。后又交代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成霸业,有余谋。“鸱夷子”指的是范蠡,他协助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但发现勾践义薄后,乘舟游湖,从此决然于世。后人都被范蠡的智慧与潇洒折服,功成—名就—隐退,这样的节奏令无数男人心驰神往。朱熹也是其一。可惜,人生苦短,少年易老,美梦难成。许多少年时的梦想,到了老年再回望,发现依然是梦想。

当年,朱熹的父亲在朝为官,八岁的小朱熹有幸陪父亲来到临安。临安的秀丽,文人的豪放,政客的风采,都给小朱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对金国的态度上,他亲眼目睹了“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激烈交锋。

1138年,秦桧主持“宋金议和”,枢密院胡铨上书反对议和,并恳请杀秦桧以壮国威。结果胡铨竟遭罢免。朱熹的父亲朱松心有不甘,联络主战人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但终究还是未能阻止求和协议的签署。虽然朱松等人的抗争没有成功,但“主战派”的凛凛风骨却从此影响了朱熹的一生。朱熹一生数次为官,只要有机会,必定进谏“主战”,绝不苟安议和。可惜,直到1200年朱熹去世前,回忆起少年往事,仍然只能是一声叹息。建隆庚申(960),已去二百四十年!距离朱松等人上书反对议和,亦过了六十年。一轮甲子晃过,山河破碎,收复江山,无望矣!可见,“战和”之事,始终是朱熹未了的心事。

多年后,历史云烟散尽,当年的战和已变成史书上单薄脆弱的记载、不容置疑的讨论。而作为夫子的朱熹,早已被历史的评说模糊了最初的模样。

好在,《四书集注》依旧,白鹿书院犹存,那些富有哲思的小诗也仍在一代代小童的耳边回荡……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