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第3/6页)
②却看:回看。愁何在:不再有愁。
③“漫卷”句:随手胡乱地收起书,因为高兴而无心看书。
④“青春”句:趁着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返乡,因有美景作伴,一路上将很愉快。
⑤“即从”二句:想像回乡路线。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这一年延续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了,诗中描写作者闻知这个消息后的狂喜心情。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诗人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首联写初闻喜讯欣喜若狂的情状。二联转向写家人,“漫卷诗书”的动作生动表现出诗人狂喜的神态。三四联写诗人手舞足蹈作返乡的准备,“青春作伴好还乡”突出了急欲回乡的欢情。全诗八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情真意切,是千古传颂的名作。
江南逢李龟年①
岐王宅里寻常见②,崔九堂前几度闻③。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解】
①李龟年:唐开元、天宝间著名音乐家,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
②岐王:睿宗第四子李范。
③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与玄宗关系极亲密,用为秘书监。
【赏析】
这首诗描写安史之乱后与李龟年的重逢。前两句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出入豪门,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后两句慨叹世事沧桑、人生巨变。全诗语言质朴自然,蕴含却非常丰富。诗以百花凋谢象征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李龟年与诗人的颠沛流离,极为含蓄蕴藉,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①,天涯霜雪霁寒宵②。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③。
【注解】
①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
②霁:雪过初晴为霁。
③卧龙跃马二句:卧龙跃马,指诸葛亮和公孙述等人最终也成了黄土,和他们相比,自己飘零流落,音书断绝,寂寞孤独,算得了什么。
【赏析】
这首诗是大历六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通过雪霁寒宵的冬夜所闻所见,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首联写西南边城岁末冬寒之夜的凄冷气氛。二联虽写景却暗含时代动荡的影子,是本篇名句。三联通过冬夜所见所闻,表现了时局仍然动乱不定,战乱给人民带来不幸,末联则由无法排遣的忧愁转为愤激。抒发诗人伤乱忧民的深沉感情。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①,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②,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③!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忽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解】
①投:投宿。石壕:镇名,在今河南省陕县。
②邺城:即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附书至:捎信回家。
③长已矣。永远完了。
【赏析】
《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通过写一老妇被迫应役一事,揭露民吏的横暴,战乱时代人民的苦难。“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诗人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官吏残暴的嘴脸和百姓被抓丁之凄苦与无助。诗人的笔墨中饱含着对百姓的无限深情,“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读罢声泪俱下,感人之深。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①。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度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②?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③。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④。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⑤,与君永相望!
【注解】
①“兔丝”二句:古代认为女子嫁了丈夫,终身就有依靠,可是嫁了军人,仍然靠不住,故以“兔丝附蓬麻”起兴。
②“妾身”二句:古礼,妇人嫁三日,告庙上坟,谓之成婚,婚礼既明然后称姑嫜。姑嫜,即公婆。
③形势:犹言情势。苍黄:即仓皇。此句意谓在急迫的情况下,内心感到慌乱、不能决定。
④“自嗟”二句:罗襦裳,指结婚时所著衣服。因为家贫,嫁衣置办不易,故云久致。致,备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