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会聊天”不靠信息,靠情绪(第3/5页)
比如,同事兴致勃勃地想分享他的新发现:“我最近发现一家餐厅,就在公司旁边,甜点特别好吃!”结果你突然接口说:“对对对!那家我知道!我上星期才去吃过,我觉得柠檬蛋糕最好吃了!”遇到这种情况,对方不但会觉得不愉快,而且还没办法发作,因为表面上你是接着他的话说下去的,似乎是在帮腔。可是,实际上你却喧宾夺主,偷偷将属于他的话题变成了属于你的话题。像这种接话方式,就称为“话题小偷”。
当然,你不一定是故意的。毕竟有些话题正好是你非常熟悉或很感兴趣的领域,你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分享。可越是这样,你越要先停下来确认对方到底是想让谁当主角,否则,对方提出一个话题,本来是想分享自己某个发现或是特别的经历,你却让他觉得他的体悟不值一提甚至是班门弄斧,他便无法好好享受跟你的聊天了。
当有人说:“你知道公司附近最好吃的蛋糕店是哪一家吗?”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了,他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是个问句,但他可能根本就没有询问的意思,而是一个想开启话题的信号弹。
要避免成为扫兴的“话题小偷”,你就得认真观察一下,对方是想询问还是想分享。如果对方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或是用请教的语气向你提问,那他多半是在询问,所以这个话题的主角可以是你。
可是,如果他眼里放光,兴奋地说:“你知道附近最好吃的甜品店是哪一家吗?”那他这时候的期待,就不是由你来分享经验,而是听他来分享他的经验。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关于甜品的话题,你准备好做我的听众了吗?”
如果你正确解读了他的信号,那恰当的回应方式不是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倾听和询问。比如你可以说:“是哪一家店啊?”或者说:“怎么?你有什么特别推荐的吗?”其实,你提的这些问题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借这些问题来展示你的立场:我已经准备好做你的听众了。这样一来,对方就可以充分展开他的话题,聊起来自然就很尽兴了。
再举个例子,假如你的一个朋友突然提起:“你去过北欧吗?”这时候你应该先分析一下他的心态。他的目的既有可能是咨询一下旅游小贴士,也有可能是刚去过,所以想跟你分享这段独特的经历。而不管你去没去过,都可以跟一句:“(没)去过呀,怎么了?”而这时候,你就可以通过对方的回应,来判断他的真实意图了。
假如对方说:“我刚从北欧旅行回来!”很明显这时候他希望自己是主角,你就应该表现出倾听和询问的态度,让他知道你已经准备好要成为他的听众了。就算你其实也去过北欧,甚至很熟悉,也没必要一开始就跟他争夺主角的位置。毕竟这是对方开启的话题,等他讲尽兴了,你再分享自己的经历也不晚。
总之,聊天的时候,要保持敏锐,时时都要判断对方传达的信号,到底是希望你做听众,还是在寻求共鸣,希望你们彼此多交流?如果他想主讲,你却以为他要交流,就会扫了他的兴;反过来,如果他是想交流,你却唯唯诺诺、不想多讲,那也会冷场。
+•延伸思考
有些特别普遍的话题,比如“你喜欢吃什么”“你业余时间喜欢做什么”“你喜欢读什么小说”等,对方很可能是为了跟你多交流,所以你不用担心变成“话题小偷”,可以放心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比如,朋友问你:“你有看过金庸的小说吗?写得好精彩!”分析一下他的心态就知道:金庸的小说非常普及,有读过金庸,算不上是什么独特的经历。除非对方从来不看小说,认为看小说是件奇闻,很值得大谈特谈,否则他这样讲,应该不是想当主角主导话题,而只是想跟其他读者交流一下而已。
落差赞美法
夸人的话说不到对方心里去,
是因为对方分辨不出来你是不是真心的。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有时候,我明明已经非常真心诚意地大力夸奖别人了,可对方似乎也没什么反应,觉得我只是客套。我该怎么说,才能让我的称赞显得更走心呢?
常见的说法:“你真的真的好厉害啊!”
正确的说法:“坦白说,我以前一直以为你×××(坦陈你对对方的刻板印象),现在才发现你那么厉害!”
?•为什么要这样说
有时候,你真心诚意的赞美,对方听了好像也没有特别开心,没把你的赞美当真。这很可能是因为平时客套话听多了,你的真心也被他当作了场面话。真心却被当成客套,实在很令人沮丧。要避免这种遗憾,你可以使用“落差赞美法”,让你的赞美,真正夸到别人的心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