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新产品被模仿,陷入恶性竞争(第18/56页)
杨巡冷笑,“你以为你会做事,可你做成了多少?小伙子,先学会做人吧。”
柳钧继续无言以对。他想起刚回来时候发现的问题,人们的脸上普遍没有善意,人们对周围的人抱有天然的敌意。为什么会这样。他有无数理由想告诉杨巡,不能不尊重人,可是事实却是,人们反而尊重发飙的杨巡。看来不仅市场竞争是原始的,人与人的关系,似乎也是处于蛮荒状态。人们只尊重强权,不尊重人性。
“我明天可能进不去车间了,他们不会抵制你,但可能将我当做告密者处置。”
“你害怕了?”
“不。但是我的现场质监肯定会更添难度。”
“你打算怎么办?”
“其实应该是我问你,你打算怎么办。照这样下去,你能按照合同要求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吗?我只是一个担心市一机无力执行合同的人。我听说交给国内企业的大单,必定需要有专人紧盯质量,要不然交付的时候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今天我已经发现问题,那么请问杨总准备如何解决?”
这下轮到杨巡语塞。他是个明白人,比柳钧更清楚,今天的一顿骂,可能有一天两天热度,转身热度就会消失,但是他很快就得出差,没法再来续骂。而除了他,其他人的作用都与这个柳钧差不多。“你有什么办法?”
“由一个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根据实际工序,重新制定考核办法。”
“不可能,我们这儿换工换得快,经常不到一个月就换产品,考核怎么做得过来?”
“可以的,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量化,但这是一个很科学的工作,需要有个又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牵头精算。”
杨巡在豪园门口停下,却不急着下车,认真思考柳钧的话,他相信这是柳钧从老牌资本主义那儿得来的经验,他一向深爱这种老牌资本主义久经考验的好经验。但是想了半天,又把手头的人手梳理一遍,只有摇头,这样的人才,还需培养。以前有一个人,这样精算了他的商场,他立刻将她培养成自己的太太。而今应付柳钧的这单生意,显然是不行了,太太出国生二胎去了,而且她也不懂市一机的生产流程。
杨巡想了半天,走出车门,对在夜色中活动身体的柳钧道:“你继续去车间,质量问题,暂时用我的办法解决。”
“什么办法?”
“你不需要知道,你只需要看结果。”
“我不放心。”
“你瞎操心。我一向说到做到。”
“谢谢。我还有一个操心,等这一批加工结束,市一机会不会照合同约定,永不做这件产品?”
“合同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杨巡都没将这话当回事,“听说你昨晚跟杨逦争这些事,我跟杨逦一样态度,工人如果流出技术秘密,我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我不可能帮你打死那人。”
“谢谢,我明白杨总的意思了。我也将严格按照合同来办。”
“还有什么操心事?如果没有,你还不加油研制新产品?”
“我没信心。我研发的投入很大,但是眼下看来无法有效保密,我不知道继续研发还有什么意义。”
“研发不是你的兴趣吗?”
“我的兴趣是在更高端的研发,目前这种还算不上。看起来国内还没好的环境。”
“环境靠自己创造,我最讨厌年纪轻轻的人为自己不干事找理由。你既然认准,就一心一意干下去,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有什么好说的?”
柳钧没想到杨巡会鼓励他坚持,他不知道杨巡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但起码杨巡这话说得没错。
豪园基本上是杨巡的食堂,他进门,领班就上来一五一十告诉他谁谁来过,目前还有谁谁在包厢。柳钧见杨巡几乎没安坐一会儿,没好好吃几口菜,端着酒杯进进出出地会那些谁谁去了。留下柳钧自己好好吃了顿消夜。
等吃完,已是深更半夜。两人回去分厂,让柳钧彻底无语的是,成品率高得都出乎他的想象。说明这些人可以做得好,但是不肯做。可是,工人们真是不点不亮的蜡烛吗?难道没有其他办法让他们自发产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吗?
杨巡见柳钧满意点头,他就夹骂夹表扬地说了管理员们一通,走了。走的时候,杨巡跟柳钧说得很精确,这帮人可以保持三天的热度。柳钧默然以对。
柳钧第二天一早赶去市一机郊区分厂。令柳钧吃惊的是,杨巡早已神采奕奕地站在工厂大门口的打卡钟旁,监督工人上工。这等精神,令柳钧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