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 欧洲的残酷扩张 2.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第3/3页)

有一些非常非常热爱西方的人说,英法联军把圆明园里的东西拿到西方去,其实是保护了这些珍贵的文物,不然这些东西也得毁在“文化大革命”。我自认为自己还算客观吧,做的好事我就说它是好事,做的坏事我就说它是坏事。我要说的是,火烧圆明园时毁的文物,要比抢走的多得多,因为它拿不走,这圆明园是中国千年的沉淀都在这里。在火烧圆明园之前,国家的国宝全部被拿完,那还要上推到宋钦宗时期的靖康之变。

反正当时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把这些历朝历代留下来的珍贵字画、古玩等,凡是大点的东西,带不走的就砸了,要不然就全都熔成一个大金锭子,揣兜里走了。他们回国的时候路过香港,就已经卖掉了一大批,那时候在香港买这东西的人,也因此发了大财。

圆明园确实被毁得不轻,伟大的作家雨果写过文章痛斥英法联军,那个事当时在西方还是比较轰动的,占领了大帝国的首都,相当于打奥斯曼土耳其的时候,突然把伊斯坦布尔给占领了。

咱们老说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更惨,它5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最后被打成70万平方公里,我们至少还保存了960万,但有一些事我们比西亚病夫更惨,至少人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从来没被占领过,我们这一上来北京就让人给占领了,然后圆明园就被烧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额尔金烧了圆明园,但他并没有下令搬走国库。大家想想最后签的《北京条约》,包括战费、英国商人的损失费、被屠杀的使节的损失费,中国一共就赔了几百万两银子,实际上当时中国的国库就在北京,咸丰皇帝带着慈禧跑的时候非常仓皇,也背不走几两银子。

所以咸丰皇帝就一直想不明白,人家把我首都都占领了,怎么没有改朝换代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当时恭亲王留在北京,恭亲王是咸丰的亲弟弟,大弟弟通常都叫恭亲王。中国这个爵位的封法,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西方跟东方好像没怎么交流过,但咱们封的这些爵位还是很相似的,西方的爵位翻译成中文是公、侯、伯、子、男,咱们也差不多,皇帝那位比较大的弟弟就是恭亲王,醇亲王肯定是排在恭亲王后面的。包括封王也是,通常秦王、晋王这都是最大的王,单字王,李世民那会儿就是秦王,李定国封晋王,这都是固定的爵位,你要是蜀王和宋王,对不起,你就后边一点。

所以历史上留下了一张恭亲王的著名照片,却没有留下咸丰皇帝的照片,因为英法联军的摄影师进了北京的时候,咸丰皇帝跑到热河去了,而且他后来就病死在热河了,只有尸体回到北京,错过了拍照片。

恭亲王的这张照片就是签订《北京条约》的时候拍的,当时恭亲王摆了一大桌饭菜等待英法使者,英国人先来的,额尔金伯爵坐着八人抬大轿,后边还跟着各位将领,还随身带了一大堆意大利摄影师,对着恭亲王就说,你别动,我给你拍张照片。

当时也没人给恭亲王介绍,说这盒子是照相机,我要给你拍照片,反正他就看见一个盒子的头对着自己,当时恭亲王还以为那是一门炮呢,以为英国人这是要处决自己呢,所以恭亲王的表情是极难看的,脸色极为煞白,这就是清朝的皇亲国戚第一次拍照片的经历。

结果拍完发现没开炮,自己没死,然后说好好好,咱们签约签约,签完约以后,又说咱们吃饭吃饭,英国的贵族很讨厌的,额尔金伯爵说谁跟你吃饭?我堂堂大英帝国的伯爵,我不跟你吃饭,然后就走了。额尔金伯爵走了以后法国人又来了,签完约以后,恭亲王说吃饭吃饭,法国人就吃吃吃。

法国人爱吃,所以恭亲王准备的饭菜,英国人没吃就走了,法国人留下来吃了。

《南京条约》清朝根本没当回事,等到英法联军打到北京来,烧了圆明园,大家才意识到,原来这条约是有法律效力的,这才当了回事,还成立了抚夷局,你看,这名字还是换汤不换药,叫抚夷局。后来这西方人都不干了,说我不来跟你们交涉,我没事来抚夷局交涉什么,我是夷吗,要你来抚我呀?后来没办法,咱就改名吧,改成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西方人这才说,那我可以来了,咱们可以交涉了,然后清朝就开始有外交官来了。

我早就说过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对清朝没什么影响,《南京条约》签订了之后,也没有外国的外交官到北京来,但是19世纪60年代,不但广州有洋人进去了,北京也有洋人来了,洋人来北京当了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