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县试(第3/3页)

这种截搭题虽然巧妙,但是只要有了正确的破题思路,基本上就稳了。

苏泽提起笔,这种题目其实有点类似于现代人的智力游戏。

首先看两句的出处。

其实这两句上过学的基本上都读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过如果按照这句原文来破题,那就落入出题人的陷阱了。

八股文破题必须紧扣题目,也就是要对应“不亦说乎,有朋”来破。

这时候要扣住朱熹的集注来破。

朱熹集注上对“说”的释义,“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

这句话朱熹注释的很巧妙,点出了学习和实践的关系。

苏泽虽然不喜欢朱熹,但是这句话他是很认同的。

“学习了就要实践,实践了知识就转化为我自己的知识,所以会感觉到愉悦。”

说就是通“悦”,就是愉悦的意思。

苏泽破题就从学习实践之悦开始,他提笔写道:

“说以学而深,可决其朋之有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从学习到实践为乐,能从所学中得到快乐,那就自然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跟从。

这样破题既写出了读书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又符合儒家君子之朋的定义,可以说是破题的相当的巧妙了。

破题没有问题,接下来的部分苏泽就开始写他的实践论了。

【蓝色被动——旁征博引】

【金色被动——六经注我】

这两个被动技能让苏泽脑袋空前的清明,各种引经据典,硬生生的将这个题目歪到了最后的论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穷究真理是天地之间最愉悦的事情,而真理必然是越辩越明的,能践行真理之路的人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追随。

洋洋洒洒写完一篇八股文,苏泽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错别字和犯忌讳,这才誊抄到了考卷纸上。

就这样已经半个时辰过去,又有小吏拿着笔,开始查看考生们答题的进度。

每隔半个时辰,就有书吏过来检查进度,查看稿纸上的字和答卷纸上的字数,并且记录在考簿之上。

这就是怕考生和邻间的考生作弊,如果草稿纸上一个字不写,就开始直接在考卷纸上做答,那就有领座考生帮着代答的嫌疑。

等到苏泽誊抄完毕,已经到了上午九点,五名卫所兵举着牌,这是五经义的题目。

大明只要求治一经,你治什么经就答什么经的题,苏泽将《春秋》题目抄下来,这道题中规中矩没什么花活儿,苏泽很快就写出了答案。

接下来的试帖诗也四平八稳,苏泽最后检查了一遍,干脆就喊来书吏,交卷!

这个八股文题目出自八股文教材《曲园课孙草》中的三十篇范文。

当然后面的实践论是肥鸟魔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