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3/5页)
真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少年军人预备队选拔的时候,她家的周正江才没有报名,而是想着孩子把文化学扎实一点才参加。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错过了,要等三年,三年后,她儿子都十七了,马上成年。
王蔓云其实也不太清楚68年安排下乡的那批人过于细致的情况,但她却知道十年闹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停止了全国高考。
66年到今年,已经68年了。
两年来,各地到处闹腾,学校是头两个月才勉强恢复平静与上课,但上课跟高考却是不同的,没人知道真正恢复高考得到77年。
还有那么多年需要等待。
读书的人如果不能高考,哪里还有什么鲤鱼跳龙门的前途。
面对夏乔的追问,王蔓云不好透露太多,只能这么回答:“我们当初想着孩子早晚要进部队,如果部队里有足够的学习条件,早点进比晚点进好,因为军队里我们有把握,外面情况复杂,谁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变化。”
所有人沉默了。
“现在少年军人预备队不再招人,怎么办?”夏乔着急了。
她家正正马上就要高中,要是高中后没法考大学,出路在哪?那时候进军队还容易吗!
二嫂跟四嫂也担忧地看着王蔓云。
她们两人的孩子虽然还小,但也是一年年长大,要是一直不恢复高考,她们的孩子今后又该怎么办,不会也要下乡吧!
男孩子下乡她们还放心一点,要是女孩子,哪里能放心。
当母亲的几人,脸色严肃与郑重起来。
“小五,我们军方真的没法控制住……”二嫂没有把担忧的话说完。
但在场所有人都懂。
王蔓云可不敢回答这样的问题,周家人虽然对她足够好,但事关底线的事,她是不会参与的,也不愿意去考验人性。
她避开二嫂的问题,对夏乔说道:“大嫂,现在具体什么情况还不好说,正正才初中,还有高中可以上,真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就去沪市下面的王扬村下乡,哪里的村民,还有村长跟我们大院家属关系好,孩子去了那,不会吃亏。”
这是她所能帮的极限了,再多的,她什么都不能说。
“我宁可让孩子去当普通的兵,也不想孩子去下乡劳作,我不是嫌弃劳作不好,就是从孩子的人生规划来说,进部队肯定更稳妥点。”
四嫂发表自己的意见。
王蔓云看了四嫂一眼,没有再说话,夏乔却接话了,她神情还毕竟沉重,“当兵当然是出路,但我们军队的人太多了,今后可能会……”
她的话也没说完,但大家都懂。
这下,除了王蔓云,大家心情更沉重了,原本热闹过年的,就因为这些事,大家都有点意兴阑珊。
“各位嫂子,别想了,还没出现的事想多了就是给自己自寻烦恼,今后要是全国形势都如此,所有人都一样,我们再担心也没有用,顺其自然为好。”
王蔓云不想大家过于低沉,暗中算了算周家孩子的年龄,可以说运气都不错。
除了年龄最大的周正江跟李国华,可能会面临下乡,其他孩子只要静下心学习,反而是能赶上恢复高考的最好好时刻。
“小五说得对,今天可是团圆的日子,大家都打起精神来,别让父母担心,也别影响孩子们,更别让小五一家为难。”
夏乔迅速恢复精神与理智,鼓励两个妯娌。
“二嫂,你这还怀着孩子,不能多思多虑,来,我们商量一下,一会做那些菜。”王蔓云见夏乔恢复精神,也劝起其他人。
“做个酱宝鸭,炖个鸡汤,适合妈吃,还有蒸菜……”因为王蔓云跟夏乔接连的开导,二嫂跟四嫂都沉稳下心境,有商有量间,厨房恢复了热闹。
王蔓云她们这边谈论了不少,朱正毅那边也被周家几兄弟纠缠。
都是为了孩子,大家肯定要商量商量。
少年军人预备队进不了,那就想想其他办法,把孩子的着落给安排下来。
军人的孩子,最好是接班当军人。
“普通军人暂时也当不了,年龄还没到。”朱正毅一边洗衣服一边回答,想了想,又说道:“如果等年龄大了再当兵,可能会遇到大裁军。”
他是知道军方要优化兵源的。
那时候孩子们进军队算是容易,但也因为周家优秀,反而成了掣肘。
就怕有人说他们徇私。
有限的兵员名额肯定非常抢手,普通人能当兵,反而是他们这种家庭麻烦。
“看来只能认真读书等机会了。”周卫国是真后悔,早知道就不心软了,明明早就知道第一批进少男军人预备队是最合适的,偏偏他看孩子对当兵没有兴趣就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