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成为尸体(第3/5页)

庭渊说起赚钱的事儿精神好了不少,眼睛也亮了起来。

看他爹娘犹豫不定,庭渊又仔细将成本给他们算了一遍。

“我打算先只做一百张渊胭脂,一尺棉布便够了,约莫是十几文;明矾八文一两,买一两够用好几次了;包装用的油纸六文钱一尺,买两尺便够了,旁的东西家里有,不用另外花钱买……”

按庭渊说的这样算下来,这一百张渊胭脂的成本一共也就四十文左右,即便再加上给货郎的佣钱,也不过六七十文,能卖到三百文,纯利润也有两百多文了,倒还真是门赚钱的营生。

庭渊现在一月的药钱便是四百多文,若这渊胭脂的活计真能做好,能给他们家里减轻不少负担呢!

庭德贤和卢彩梅考虑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应下了此事。

*

翌日一早,三人便分头准备起来。

庭德贤负责去镇上买明矾和棉布、油纸,天刚蒙蒙亮他便出发了,从山榴村走到镇上得两个时辰,不早点儿出发怕下午赶不回来。

村里倒也有牛车过去,但坐一趟得两文钱,来回就得四文了,庭德贤舍不得花这个钱。

卢彩梅和庭渊负责去山上采花,开春天气凉,早上露水又重,庭渊这身子骨受不住,还是得等太阳出来了再出门。

卢彩梅本想独自过去,但庭渊不答应。后山的山榴花有几种,有些是有毒的,并不能用来当渊胭脂的原料,无毒的那些也不是全都适合,还得稍作挑选。

他当初学着做胭脂时,林秋是将常见的花种都摆出来教他一一分辨的,庭渊怕他说得不够清楚,让他娘白忙活,坚持要自己跑这一趟。

两人吃了早饭才出发。

好久未出门了,庭渊在床上躺得身子都快僵了,这一出来,便觉得外头的空气都新鲜许多。

稻田里嫩绿的稻苗迎风起舞,不少人在田间忙活。庄稼人都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看得紧,插完秧每日都会过来瞧瞧,看需不需要补苗,有没有杂草,水位是否合适……

庭渊在田里看到了他二奶还有许多相熟的长辈,卢彩梅同人寒暄,庭渊也被关心了几句。他刚同江家退了亲,村里有些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一见到他,便装作好意来打探情况。

卢彩梅知道儿子胆小内敛、不善言辞,不等他开口便将话头揽了过去。

一路走走停停,用了两刻钟才到山脚下,庭渊一张素白的小脸累得泛起了红晕,他娘把背篓里的竹筒拿出来,让他喝了几口水,又坐在石头上休息了一会儿才上山。

好在山榴花长在山谷里,地势并不高,不然庭渊还真爬不上去。

从山脚往里走,约莫半刻钟便看到那片山榴花花海了。

山榴花枝疏花密,一棵树上多半都是花,没什么叶子,红的粉的黄的白的各色花朵挤挤挨挨地开成一团,远远看过去煞是壮观。

庭渊就喜欢好看的东西,看到这争相斗艳的壮丽景色,闻到山榴花隐约的香味,心情都舒畅了不少。

后山的山榴花也是这两年才能剩下的,以前村里穷的时候,大家会将能吃的花都摘回去做菜吃。

山榴花做菜并不好吃,如今除了家里实在困难的,村里也没几个人会拿它做菜吃了。山上还有许多野菜,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先挖春笋、荠菜之类的,还有空闲才会来摘山榴花。

除了吃,山榴花还曾被摘来卖钱。

大楚百姓爱花,除了花朝节,平日里也有人买花回去插,不过那都是城里百姓的喜好,村里人是不舍得花这个钱的。

有人摘了花去镇上、县城卖,不过山榴花卖不上价,一大筐也才八九文钱,来回至少得走四个时辰,若是进县城卖,还得交两文钱的入城税,实在有些不值当。

后来冬角村有个富户专门买了地种花,卖给镇上的染坊和爱花的百姓,种出来的花新鲜又好看,山榴村的野花便无人问津了,渐渐的,村里人也歇了这心思。

开春后山上的野菜一股脑的长了出来,村里的妇人夫郎多半去挖野菜了,山榴花林子里这会儿一个人都没有。

卢彩梅背着竹篓一马当先,庭渊驻着根枯树枝,提着个小篮子跟在身后。

到了山谷里,他摘了几朵能用的山榴花给他娘看,又仔细同他娘说了挑花时要注意的事情,两人才开始采花。

山榴花长得不太高,不用爬树,摘起来也不那么费功夫。摘花时选那品相完好、颜色红艳、色泽统一的花朵为好。

卢彩梅动作利索,摘得快,庭渊慢了些,但这活计简单,两人摘了不到半个时辰,带过来的竹篓和竹篮便都装满了,做一百张渊胭脂已然是够了。

摘完山榴花,卢彩梅找了几张大树叶,盖在篓子和竹篮上头,又拿了一片垫在地上,让庭渊坐下休息一会儿,她自己则去远些的地方捡起了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