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2/3页)
“妖言惑众,贾琮你也是圣人门徒,竟敢质疑圣人之道!”
“大胆!国朝取士自有祖宗之法,轻言废弃更改,万千学子十年寒窗岂不是白费了!”
一下子,奉天殿又一次炸了锅。
刘弘也没想到贾琮突然捅破了维系最后一丝安宁的窗户纸,甚至在朝堂上丢下了一颗大炸弹。
顿时,很多人都顾不上顾忌什么侯爷不侯爷,直接朝着贾琮就是一顿喷。
贾琮也不怵,一一反呛回去。
“祖宗之法,祖宗那会可没有万国争霸,瞧瞧西夷,再瞧瞧咱们,你们不会真觉得咱们是天朝上国了吧?落后就要挨打,当初咱们花大价钱买西夷的红衣大炮跟战船的事,你们这么快就忘了?”
“圣人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你们动不动圣人云圣人云,圣人何时跟尔等说过,圣道之学与他人学说不可共存的?”
“别忘了,孔圣人还问道于老子呢!”
贾琮最烦的就是拿孔圣人说事,孔圣人一辈子都是致力于有教无类,要是知道他的门徒天天想着禁绝百家之学,独尊儒术,还要垄断学识,估计能从天上下来抡起拳头锤死这帮不孝子孙。
他有些难听的话没有骂出来,压制着心中的厌恶,撂下了最后一句话。
“目光放远一些,惶惶大势不可违。大夏江山稳固,尔等才能身居高位指点江山。当上升的通道被尔等彻底霸占垄断,底层的人总有一天会想尽办法打破垄断,到时候就不是温和的革新手段了,而是一柄柄染血的利刃!”
这些人压根就不懂阶级斗争的残酷,法兰西的那位天才锁匠国王路易十六,就是因为阻碍惶惶大势,被送上了他自己改良的断头台。
算了,说了估计这些人都不相信。
贾琮最后一摆手:“我也就跟你们说到这,你们人中有不少是被有心人利用了。不如冷静下来去想想去四处转转,听听民间的声音。何为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为士也!”
说罢,他也不再理会反对他的人,朝着刘弘拱拱手,退回了队列之中,闭目养神不再言语。
炮,他开了。
接下来,就看炮弹能砸出来多大的威力了。
……
大朝会几乎成了贾琮的个人秀,一个人搅起来的风波,比前几日皇帝下旨改革科举闹出来的更大些。
抬棺进谏似乎失去了它的正义性,因为此事在民间引起的骚动是必然的。
争议很大,大到回到衙门的百官,派人稍微一打听就打听到了各种各样的传言。
有说皇帝要废掉太子另立储君的,有说皇帝嗑药神志不清的,有说皇帝弑父不孝的……
反正只要是说皇帝不好的,各种各样的罪名都是往死里扣。
若不是这些年皇帝勤政爱民在民间威望极高,说不定这会已经不是什么传什么流言了,估计已经在有心人的搅动下,社稷不宁了。
如今还好,只是茶前饭后的八卦,没到不可逆的程度。
“得赶紧安排人布告四方,将陛下下旨革新科举的事全须全尾的公告出去……”
孟罗义慌了,他是真没有想到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来。
他刚要去内阁谏言,不想值房外传来了贾琮的声音:“晚了,百姓们是不会信官府现在的公告……”
各种各样的流言已经让百姓在潜意识中对官府产生了质疑,这会除非是将事实查清,将证据彻彻底底的摊开摆在眼前,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打消百姓的质疑。
这就是舆论战中,官府的劣势。
流言只需要一则谎言,辟谣你就是跑断腿,都不一定能彻底的打消百姓的质疑。
“永丰侯,是下官错了,还请侯爷教我!”
孟罗义是个实在人,他错了会认,并且内疚到了极致。
这样的人,的确有很大的缺点,却也是最好的清流官。
贾琮扶起了朝他躬身作揖的孟罗义,引他坐下后,这才开口说道:“孟郎中不妨好好想想,抬棺进谏的事是谁先提起的。”
孟罗义顿时眉头紧皱,似乎……大概……是他先提起的……
不对,他一开始只是说联名上书劝谏皇帝,这是他们这些清流官常做的事。
“本侯记得,在陛下下旨革新科举,加大算学在科举考试的比重后,当天下午就有人联合起来,去大夏门外静坐抗议。孟郎中,你好好琢磨琢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聚集这么多的人,岂会是临时起意仓促间就能完成的?”
这要是没人组织就有鬼了,怕就是没有革新科举的事,也会有别的事闹这么一出。
经过贾琮这么一提醒,孟罗义脑子立马就清醒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