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大捷报(第2/3页)
“他希望我这边能够派遣优秀的将领进入益州,帮助他统兵,这样也可以与我互相呼应,保证荆州与益州共存,依诸公所见,我是否应该派人去蜀中呢?”
荀諶对袁绍谏言道:“伯业此言确实在理,益州近些年来虽然内战频频,但好在没有过大的战事,人丁的损失也不算是特别大,招募精悍青壮组成军队还是很容易的。”
“然益州地处偏狭之所,崇山峻岭包围,进蜀难而出蜀一样难,非得用长于带兵者方能统领益州之军成事,袁公麾下人才济济,确实可以派大将进入蜀中相助,互为唇齿,共同与刘俭对抗。”
袁绍捋了捋须子,说道:“话是这个道理,只是我手下的这些人物,例如蔡瑁、黄祖等人的家族基业皆在荆州,你若是让他们抛家舍业的到蜀中相助,只怕他们也是不愿意去的,若是如此,又该如何是好呢?”
郭图说道:“荆州南部的大户与大族统将,确实不适合能够进入蜀中,去了,只怕也是三心二意,不能够有效的相助于伯业公统兵,所以我认为当下最合适的人,就是刚刚从豫州撤返回了南郡的孙策!”
“孙策此人有乃父之风,更兼手下有孙家军这样的精兵,只是他们暂无屯兵之地,而孙策在南郡,虽有能力却也难以发挥,毕竟他没有本土根基,但是若是提拔的过甚,只怕南郡以及荆南望族将领心中不服,会有变乱,引起内讧就不好了。”
“反不如让他前往益州!孙策是没有根基的浮萍之人,到了益州之后,那里有兵有将,只是没有一名好的作战将领,到时候就让孙策统领益州之兵,从关中之地杀去长安,到时候就可以使刘俭的西北面多一个心头大患,况且此人与刘俭有杀父之仇,可以信赖!”
郭图的话让袁绍颇为明悟,他随即点了点头,说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来日将孙策招来府中,我亲自与他谈上一谈。”
……
次日,孙策来到了袁绍面前,袁绍随即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孙策听。
孙策一开始听了这话,心中不免有些犹豫,因为当初他与黄盖等人商议是回到荆州之后,相助于袁绍与刘俭对抗,若是袁绍不能成事,那孙策就直接顺手接了荆州,到时候再凭荆州作为基业与刘俭抗衡。
只是如今让他去益州,孙策心中实在是有些不甘愿!
但随即,他也想通了,益州地大物博,虽有山川之险,也是能够成立基业的好地方。
况且相比于袁绍,袁遗那个人的性格比较懦弱,而且军事和政治才能也远不及袁绍。
或许反倒是袁遗那样的人,会将军权全部放给孙策。
到时候,孙策得了益州的军权,反倒是更容易替他的父亲孙坚报仇!
想到这里,孙策即冲着袁绍拱手说道:“主公既然如此吩咐,那孙策自然没有不应之理,愿前往益州相助伯业公与刘俭对抗!”
想通了这些之后,孙策随即向袁绍表示愿意前往豫州相助。
袁遗替他训练兵马,整点兵将,然后从汉中北上,直往关中,牵制刘家在西面的本部势力。
袁绍听了孙策如此表态,心中也算是颇感安慰。
他随即让孙策率领原本属于他自己的本部兵将,择日启程,顺着长江逆流而上,直往益州去相助袁遗。
孙策返回了他自己的大营,将这件事向黄盖和祖茂,还有朱治,吕蒙等人说明了,这些人都是这些年随同孙策生死相随之人,如今孙策既然肯率兵前往益州,那么,他们自然也不拖孙策的后腿,随即纷纷表示愿意随同孙策前往。
于是,孙策在将这件事向袁绍禀报了之后,就立刻挥师西进,向着益州的方向进兵。
而袁遗那边知道了袁绍派遣孙策率领他的所部兵马前来益州相助之后,也是非常高兴。
袁遗随即命令江关都尉将沿岸的关口打开,迎接孙策进入益州。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西凉方面以及韩州方面分别传来的捷报。
刘俭在南阳的大胜,韩州以及西凉的捷报,都非常振奋三军的士气,令举国振奋。
而且大捷报对于刘俭目前安抚南阳与颍川郡的士族,也有着非常微妙的推进作用。
首先就是关羽在韩州已经将当地的各大部落归于汉朝治下。
而且这些年来,因为印刷业的大兴,代表汉朝的学课以及文字和理念通过书籍广为流传到了韩州以及韩州东北诸国,三韩之人,皆学习大汉文化,读大汉之字。
他们的下一代已经开始认可汉朝,并甘心归于汉朝治下,再加上海运路线的开通,汉朝对于韩州以及东北诸国的掌控力空前。
商贸以及文化的入侵,使得关羽这位韩州牧在这个地方掌控了大量的民心,并组建了强大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