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140(第3/4页)

其中有一座名叫Cernovia(赛诺瓦)[注]的城市,在华国这边名声不显,没想到真到了以后,才发现这座体量不大的城市竟然有着相当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

当地还有一座博物馆,不查不知道,在网上搜索一下之后,姜觅雪才发现这座“赛诺瓦历史与艺术博物馆”竟然在全法都排在前三。

她对这种具有人文特色的景点一向没什么拒绝力,恰好伊莎贝拉也是学习艺术出身,对这座博物馆也相当感兴趣,两个人便买了门票结伴来参观。

而赛瓦诺博物馆确实无愧它前三的排名,其中展出的艺术品都十分美轮美奂,同时又充满欧洲风情。

博物馆的面积庞大,其中也分了多个展厅,有法兰克自己不同时期的艺术品和油画展出,也有单独开辟出来的其他国家的艺术品展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欧洲现在或者曾经存在的国家,零星的一些美洲和亚洲的艺术品则又单独列出来一个展馆。

为了更好地参观和了解这些艺术品背后的故事,伊莎贝拉还专门请了一位英文导游进行讲解。

这名导游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路的讲解也称得上妙语连珠,见伊莎贝拉和姜觅雪关系很亲近的样子,在带领她们看完了展出的东南亚展品之后,这名导游又笑道:“这位美丽的东方小姐是华国人吗?”

姜觅雪点点头。

导游脸上的笑意更加灿烂热情了:“那您来得实在是太巧了。”

“正好,我们博物馆的华国分展厅才筹建完成,向大众开放没有多久,您是第一个来的华国人!”

一听还有来自华国的艺术品,伊莎贝拉登时更感兴趣了:“那真是太好了,展厅在哪儿呢,快带我们去看看!”

她虽然学的是艺术方面,但主修的还是西方美术这块儿,对于东方美学了解并不多,还是这段时间跟姜觅雪以及《穿着婚纱的新娘》的主创们接触下来,让伊莎贝拉对于东方的文化产生了一些兴趣。

现在有机会近距离观看一些华国的艺术品,她怎么能不兴奋?

很快导游就带着伊莎贝拉和姜觅雪进入到才建好不久的华国展厅之中——说这是一间单独的展厅并不是很准确,因为它是嵌套在亚洲展厅里面的,入口做的也是半开放式。

而一进去之后,伊莎贝拉就被里面展出的“艺术品”给吸引了目光。

颜色剔透、在灯光下散发着盈盈光彩的青莲玉盘,造型精巧、大小仅有一粒花生那么大的雕刻,字迹犹如龙飞凤舞般疏狂的书法,还有那笔法技巧与西方完全不同,颜料没有“油”的质感,反而如水一般淡然,又不像水彩那样用色繁多,仅仅使用黑与白的对比,就勾勒出山水的形状与那悠远的意境……

伊莎贝拉几乎看得眼花缭乱。

她目光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落在那个之上——这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常见风格,但每一件物品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古韵。

伊莎贝拉忍不住瞪大眼睛:奇了怪了,以前她也不是一点都没有接触过华国的这些文化,怎么到现在才真正欣赏到这震撼又富有美感的惊人艺术呢?

“这也太、太……”

姜觅雪没有说话,只是目光在这些艺术品上一一掠过后,停在了摆放在最中间的,一只小小的钟盏上。

这盏钟盘体积并不大,大概只有人两只手掌左右的面积,颜色发黄,约莫是青铜之类的材料,做成了西洋钟表的形式,因此才没有再第一时间吸引伊莎贝拉的注意。

漂亮的西洋古钟她可见过太多了。

导游注意到姜觅雪的目光,却是笑道:“这位小姐好眼光,一下子就注意到了我们这个分展厅的镇厅之宝——这可是我们馆长好不容易才从一位收藏家手里借到的。”

“估摸着它在这里也只能展出半个月,要是两位再晚来一个星期,或许就看不到了。”

他这么一说,伊莎贝拉才注意到这盏放在最中间的“西洋钟”。

粗略一看不知道,仔细一端详才发现,虽然大体的造型是西洋钟表的样式,但中间的钟盘被做成了水池的形状,几条锦鲤正在其中游跃,而十二个时间点的位置,并没有用一般的罗马或者阿拉伯数字标注出来,而是使用了十二个精致的动物肖像,同样也是铜制,雕刻却栩栩如生。

导游同时也侃侃介绍起来:“两位女士,别看这只钟盘的工艺放在现代只能算是中上,但它实际的年代还要在我们爷爷的爷爷之前——它的出生年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还要更早哩——”

“在那个年代,华国还是清乾皇帝统治的时期,是他集全国之力,召集了整个国家的能工巧匠,联合我们欧洲派过去的传教士,最终才做出了这么一只钟。它还有个放大的版本,就在华国非常有名的一座园林中,可惜因为战争的毁损,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再看到那样的人工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