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林同志的三个锦囊(第2/4页)

森林前的区域下了雨,目力所及的远处草场却还在太阳底下晒着呢。

人们要挑着水去那些没有下雨的地方,手动将雨水‘下’过去。

这实在不是个聪明的办法,太阳很快便会蒸干人们浇下去的雨水。可社员们只要看到一部分水洇进土壤,滋润了草原,就觉足够。

草原也太大了,这样的办法根本管不了多少区域。但哪怕只浇灌了一块草场,也是件益事。

中国人不怕笨方法,愚公能移山,我们就能移水。

一寸一寸浇灌草原,从不是人类能做的事。人们即便要浇灌开垦出的小小农田,也要依仗挖渠引水。

可在这一年,呼色赫公社本就不多的牧民们,像愚公一样,揣着领袖描绘的愚公移山的精神,移湖泊水、雨水,一日一日地、一寸一寸地,浇灌他们干渴的草原。

大家不怕干笨活,不怕累得像傻狗一样。在这片草原上,没有比草原沙化、草场被虫子吃光更可怕的事。

在守护草原这件事上,没有人能质疑牧民们的诚心和努力。

他们是这片草原上,最勇敢的守卫者,是青草、鸟儿,和需要草原的生灵们的英雄。

蝗虫还是卵的时候,深藏在土壤下,很难被发现和大规模灭杀。

只有刚孵化为幼虫时,被称作‘蝻’的、比成虫个头小、仅有翅芽的阶段,不能飞,远迁能力弱,才是最适合被扑杀的阶段。

蝗虫从泥土中爬出来后的第一时间,衣秀玉便拿着林雪君留给她的第一份‘锦囊’表格,带领全驻地的社员制作生物药剂。

家家户户煮烟叶、辣椒、大蒜等,去年准备来做辣汤牛肉的辣椒全被集中起来另做药剂用,一点没浪费。

翠姐煮好后拎着大桶过来问衣秀玉:

“衣同志,你看煮成这样行不行?”

霞姐抱了一大捧烟叶过来,指着不同品种的烟叶问衣秀玉:

“这些能不能一起煮啊,衣同志?”

衣秀玉才解决了两位姐姐的问题,带着学生们煮蒜水的吴老师又跑过来请衣秀玉再到学校教学生们一些煮药水的细节。

衣秀玉才跑过去跟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赵得胜又带着几个扛撬的小伙子过来跟她确认挖沟渠的深度。

衣秀玉交代赵得胜后,又叮嘱对方一定记录好他们挖渠的人数和速度等所有数据信息:

“林同志后续要写经验总结文章,咱们工作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都要记下来,得胜叔你们干活的谁来负责记录啊?”

“小秦心细,他来记。”赵得胜答罢,转身便带青年们跑出驻地,去草场下风口一个坡地下方的谷窝里挖壕沟。

衣秀玉站在知青小院前清点大家煮好的药剂时,正看到妇女主任带着几个妇女围着湿围巾赶着装了一车柴和牛粪的马车往外走,当即驻足喊道:

“额仁花大姐,木柴和牛粪记得打湿一些,这样出烟大。”

“知道了,都带着水呢。”额仁花说罢又道:“防草原火的工序我也记得,放心吧。”

“好嘞,注意安全。”衣秀玉点头应罢,又继续低头轻点,一边算量,一边根据第七生产队所辖的草原块数考虑喷洒的工序和人员安排。

算了好半天,衣秀玉才停笔,远处再次跑来一队人,又是确定煮药的比例,又是问大火煮还是小火煮。

衣秀玉被围着,耐心地回答了所有问题。

等送走大家,她撑在院围栏上,长吁一口气,忽然感到一阵不明所以的喜悦。

低头琢磨了好一会儿,才觉醒,哦,这好像就是被依靠、被尊重的感觉吧?

怪不得……林同志那么辛苦都能坚持下来。这感觉……好奇妙啊,能让疲惫的人重新充满干劲儿呢!

下午三点多,天气稍微凉快些后,额仁花抖开头巾观察了下风向,终于带着上风口的妇女们点燃了潮湿的柴禾和牛粪。

汩汩浓烟起,被西北风一吹,贴着地便向东南方向翻滚而去。

蝻怕大火和浓烟,被驱赶着蹦蹦跳跳朝东南方向而去。

脸上蒙了湿布的妇女们又举着赶趟棍子追在浓烟后面,为驱赶工作做补充。

下风口的谷底处,赵得胜一众早挖好了沟渠,静静地等待。

接近傍晚时,妇女们接替浓烟将大量蝗蝻赶至沟渠。

一直等待着的赵得胜一队青年立即朝铺好干柴干牛粪、泼洒了易燃液体的沟渠里丢下燃烧着的白桦树皮,大火忽起,一瞬间蛋白质被烧熟的味道四溢。

一些蝗蝻扑跳着想要逃走,大家立即汇聚起来一通围堵扑杀,将所有蝗蝻全部赶进火海或原地踩踏。

穆俊卿手里的网差点被火点燃,抬高网兜抖落里面最后一只蝗蝻进火坑后,他后退一步,与王建国并排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