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7/8页)

拼命是拼的,但要是过火,就会被拉回来。

十年寒窗,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这个时候不努力,什么时候努力?

每个人脸上都写满考试的紧张,也写满对考试的忐忑。

这样紧张的气氛,在二月初一早上稍稍松懈一下。

每月初一祭文庙,所有人必须去。

同样也像本年县试的誓师大会。

去年,前年,纪元都是作为丙等堂学生过来,虽然也公布丙等堂的成绩排名。

可在去年的时候,他就不担心这个了,毕竟每次都是第一。

看的时候都觉得乙等堂所有人压力都很大,眼圈带着乌青。

今年自己进了乙等堂,终于明白为什么。

这会想想当年看乙等堂的自己,真是恍如隔世。

作为乙等堂年纪最小的他,自然还是站在前列。

后面同窗依次站好,同样的精神萎靡,同样的打着哈欠。

蒋克等今年不用科考的乙等堂五人,表情竟然差不多。

整个班里都在卷,你说你卷不卷,不自觉就被带动了啊。

跟原来丙等堂的同窗们对视一眼,双方眼里都写着震惊。

你们怎么回事!

怎么这样疲惫!

你们怎么回事!

还真的继续在放羊啊!

不合理!

双方眼睛同时流露出这个意思。

真的不合理!

跟去年前年不同,甲等堂不像之前的懒散,同样紧张起来。

是啊,乡试要来了。

如果说童试是大考。

那乡试便要超级加倍,而且三年一考,一次不中再等三年。

压力可想而知。

但如今还是二月,大部分的重点,还是在乙等堂备考学生身上。

令学生们意外的是,今日聂县令也来了,他还穿着正式的官服,扫视他们的时候,眼里竟然带着一种欣慰感。

聂县令看着下面的学生,心里涌上莫名的熟悉。

前几年他还是这样的学生,同样在族学等着祭祀,所以看着下面学生,特别是即将考试的学生们,忍不住有些亲切。

他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啊!

县令早早准备好了发言,教谕有眼力地让出位置,今年的誓师大会,就由县令主持。

这点事教谕还是不担心的,能考上进士的人,这点水平还是有的。

“士,自童蒙初学,再到读书入仕。”

“入学,称童生,初考为秀才,再考为举人,最后为进士。”

“初考,便是科举的起点,入仕的根本。”

“入仕两字,看似简单,放在史书上,千难万难。”

“自古以来,入仕从上古的察举制,征辟制,再到后来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如今的科举制。”

“历经千年,方有如今的士农工商皆可入仕,方有士大夫与天子共治,方能不限资荫,惟在得人。”

聂县令继续道:“当朝先祖曾言,贡举重任,当务选擢寒俊,精求艺实。可见本朝先祖对科举的重视,更是对寒俊的重视。”

“也有大家吕坤所言,国家恩典,如今惟养士为最隆,一入生员,便自清高;乡邻敬重,不敢欺凌;官府优崇,不肯辱贱;差徭概州县包当,词讼各衙门存体;岁考搭棚、饼果、花红、纸笔,何者非民脂民膏;科年酒席、彩乐、夫马、盘缠,一切皆荣名荣利。”①

意思就是,国家对你们很重视,一旦有了功名,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邻居不敢欺凌,乡人会敬重,官府还会优待。

什么吃的喝的用的学习用品,官府都会给。

你们考试的时候,更是敲锣打鼓,这都是给你们的。

只要考上功名。

全都是你的。

乙等堂不少人已经被聂县令这番话吸引住了。

乡邻敬重,不敢欺凌。

这让一些家里人丁单薄的童生侧目。

家中只有母亲姊妹,平时受过不知多少冷眼,若自己考上了,就能让家人不再被欺负,他就能真正庇护母亲姊妹。

也让李廷这种家中有继母的,他要是考上了,他爹就会多看他,他不用像寄人篱下一般生活。

官府优崇,不肯辱贱。

钱飞等人暗暗下了决心。

他要是考上了,他爹就不会被欺负了。

穷苦的读书人更是觉得后面的花红,纸笔,彩乐,很吸引人。

他们想要这些,很想要。

读书这样久,这样苦。

他们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在场大部分学生欢呼起来。

县令大人说得对!

众人激动之时,纪元微微皱眉,还跟教谕对视一眼。

教谕明显也不高兴。

后面罗博士更是直接冷脸,殷博士劝了大家几句,众人脸色才缓和。

算了,这个时候确实需要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