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送别(第2/3页)
在王文佐看来,唐初时武功还有一点胜过汉武的,那就是大唐兼容并蓄的胸怀,每当唐军击败一个敌人之后,就能将其消化,使其成为唐军的一部分,如阿史那社尔、阿史那贺鲁、阿史那思摩、黑齿常之等人,都曾经是大唐的敌人,但在本族被唐军击败之后,却能带领其部众一心为大唐效力,为帝国立下汗马功劳。这也是唐初能够一边不断对外用兵,一边能够修养国内民力的原因,否则如果像汉武帝那样,动辄动员十几万骑兵,几十万民夫出塞,只要来个一次两次,唐也去半条命了,毕竟李世民和李治没有刘彻有那么丰厚的遗产继承。
“不错,本朝武功之盛,拓地之广,是不是绝后不知道,的确是空前了!但越是这个时候,就越是须得小心!”
崔弘度茫然的点了点头,王文佐说的在他听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用兵打仗当然要小心,可为何说越是赢得多,就越是要谨慎小心,就不明白了,只是他跟随王文佐久了,知道其话语中多有深意,只是自己尚未明白罢了,耐心听他解释便是了。
“你想想,拓边越广,那驻防之兵距离本国之地便越远,一旦有事,缓急难济。而且这些年来我军虽屡战屡胜,但败者并非心服,只是迫于形势,伪作恭顺之态罢了。若是时势有变,那彼等会不会觉得天时有变,就反戈一击呢?那时万里边疆,烽火四起,前朝之鉴,不可不察呀!”
“前朝之鉴?不,不会吧!”崔弘度听到这里,已经是满头汗水,王文佐口中的“前朝”自然说的就是隋朝,其实从扩张的速度来看,隋朝几乎不亚于初唐,从杨坚篡位之后,南灭陈,北击突厥、西破吐谷浑,东击高句丽,国内兴建新都洛阳,大运河等大工程,府库充盈,户口达到了匪夷所思的860万户,几乎是贞观初年的三倍。如果告诉一个生活在大业初年的隋人这个如旭日东升一般的大帝国在短短的几年后就土崩瓦解,化为一片人间地狱,他肯定会以为你在说梦话。但历史事实就是帝国在东征高句丽第一次失败后,那些潜在的不满者们看出了帝国的虚弱,纷纷揭竿而起,从内部和外部同时进攻,在很短的时间里灭亡了这个看起来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对于每一个唐人来说,这都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噩梦。
“为什么不可能?”王文佐冷笑道:“若是隋文南征失败,至多也就是天下二分,只能当个北面天子,还不会弄得身死国灭;若是杨广继位后就败给吐谷浑,他也不至于倾全国之兵去攻打高句丽,弄得天下汹汹。就和进赌场一般,如果一开始就输,也输不了几个钱,可要是一开始就赢,还大赢特赢,那赢得越多,输的就越惨,不但会把本来赢来的输掉,还会把本钱也输了,弄到最后甚至连妻儿也抵进去也说不定!”
听到这里,崔弘度已经说不出话来,半响之后方才低声道:“那三郎觉得大唐这一仗会输?”
“这谁知道,我又不是神仙!”王文佐笑道:“但越是深入,那输的可能性就越大,输的也越惨。所以一开始若是小胜,便不妙了!”
崔弘度点了点头,王文佐的意思并不难理解,薛仁贵也是老行伍了,当然知道唐军长于弓弩骑兵,吐蕃强于步兵。那出兵时肯定是由精骑为前军,步卒弓弩在后护送辎重为后军,行军时两军保持一定的距离,前军趋利而战,后军每行数日便在险要有水源处立寨而守。这样一来,前后两军可以相互依托,相互掩护,是万全之策。
如果唐军前军一开始吃了败仗也无妨,反正吐蕃人的马差,前军也不难摆脱吐蕃人的追击,只要与后军汇合便可再战。怕就怕前军大胜,斩获甚多,然后唐军贪功疾进,前后两军的距离拉开,被吐蕃人逐个击破,或者分隔包围,前军的骑队失去了后军的辎重为依托,而后军的营垒失去了前军的骑兵的呼应,那就是满盘皆输了。
“那三郎你看这些,是为了将来的叛乱做准备?”崔弘度问道。
“嗯,如果薛将军这次能够一举攻入吐蕃都城,那自然千好万好。但若是真的被我不幸言中,那辽东、百济、倭国那边多半会发生叛乱,新罗人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多半是要调我去!我们兄弟袍泽十年心血都在那里,你说我能不预先多做些准备吗?”
“三郎,若是真的薛将军那边打了败仗,那松州这边就成了边陲重地,朝廷只怕不会让你走的!”
“所以我才急着和吐蕃使臣会商呀!”王文佐笑道:“你放心,如果薛将军真的打败了,吐蕃那边有的是人比我还急着想要议和停战呢!”
“吐蕃打赢了还有人想议和停战?”崔弘度吃了一惊:“你是说那个叫朗日的吐蕃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