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管他什么东吴,何不去投荆州?(第2/4页)
说起来,《奇器图说》是明朝时期王徵编纂的,其中就已经有了对重力的定义和阐述。
可以十分笃定的说……
这一条,对于重力的定义比牛顿被苹果砸中,悟出了“地心引力”要早了将近四十年。
说句题外话,考虑到明朝时期的大航海,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是不是抄袭的我大中华的《奇器图说》,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晔仿佛有了新的感悟。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在固定的加速度下,八牛弩只要增加其重力,那么射程还能够继续增加……乃至于突破八百步,抵达一千两百步?”
被刘晔钻研到这个地步。
俨然,这本《奇器图说》,已经有些赠者无心,看者有意的味道了。
毫不夸张的说……
——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乃至于阻力……
这一系列的名词,就像是给刘晔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让他遐想连篇,也让他从书中应证他脑海中原本就存在的许多可能。
——古人不是不聪明,而是眼界并不开阔。
——古人一经引导,往往能迸发个极其可怕的学习能力与创造力。
一本《奇器图说》在寻常人,乃至于后世的人看起来没什么。
可对于刘晔,这个能熟练运用“杠杆原理”,能制造出霹雳车的男人,那简直就是“外挂”一般的存在了。
——“咔嚓!”
似乎是因为突然想通了什么,刘晔猛地咬了一口苹果,“是高度……对对对,是高度!这八牛弩还可以在高度上进一步的调解一番,寻找到最优的‘重力加速度’,减少空气中的阻力……没错,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想明白了这一点儿,刘晔最后看了一眼苹果树,急急忙忙的又往工房跑去了。
这段时间,他一门心思全都在工房这边。
而他对匠艺的了解,对这些大规模军械的制造技艺,学的极快,且总是能做出改良,精益求精……
很多时候,刘晔改良的军械,便是让墨家机关术的传人黄承彦都自叹不如。
昨日,关麟来沔水山庄时还特地询问了黄承彦。
——问他这刘晔咋样?
黄承彦的回答是,不出十年……怕是这刘晔就能凭着一己之力,改变整个战场的打法。
关麟都惊了,俨然,这得重点培养了!
于是,他才连夜把明朝时期的这一本物理学著作《奇器图说》给写了出来,一大早就派人交给他。
倒是刘晔进入工房时。
黄承彦正在清点着新造好的八牛弩。
这是二十枚八牛弩……
交州士變家族已经派人来接收,且金钱已经到位。
按照约定……黄承彦今日是要交货的。
看到黄承彦,刘晔匆匆跑到他的面前,他与黄承彦的交谈,就像是两个学术大师的探讨一般:“黄老,我有一个想法,按照云旗给我的那本《奇器图说》中的理论,我觉得……这八牛弩中,只要一定程度的分别抬高、降低‘三张劲弓’的高度,将直线改为微微的倾斜,将瞄准稍微矫正一番,那么……此八牛弩能储存的能量将会更大,射出的距离也将更远……或许能……能达到……”
不等刘晔把最后的五个字“一千两百步”讲完。
就在这时……士武、士徽正巧赶来。
士武作为关麟的护卫,士徽作为士燮的儿子,自是对这八牛弩无比关心。
看到了正在运送的一枚枚八牛弩。
士武颇为兴奋。“黄老前辈,云旗公子吩咐说,今日能交给我们二十枚八牛弩……可是当真?”
这话脱口……
士徽也是一脸的期待,父亲士燮已经催促了无数次,他是无比期盼着能早日将这八牛弩带回。
同时,因为八牛弩的重量,哪怕走水路,运送起来也并不快捷。
故而……
士家决定,派一波人将八牛弩抢先运回,另外一波人在江陵继续练习,最后……半个月后在交州汇合,人弩合一,就可以在与陆家军的作战中,登上战场了。
面前的士武、士徽……
黄承彦并不陌生。
这几日总是打交道,双方聊得还不错。
最重要的是,士家那不经意间的阔绰,一见面就送了黄承彦一百坛交州地区的好酒,让黄承彦十分欣赏,觉得云旗这盟友交的好,也交的值。
当即,黄承彦一捋胡须,“云旗既如此说,八牛弩今日自是可以交……”
交付的“付”字尚未脱口,刘晔连忙阻止,“黄老……不能交,不能交啊……”
他语气击破:“我……我只需要,只需要稍稍改动,就能将射程从八百步……增加到至少一千两百步……给我几天时间,你们相信我……给我几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