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我马谡只想作死(第3/4页)

而另外一支,就是李严、吴懿手下的两万余东州兵。

考虑到如今刘备入蜀,负责征兵、练兵、治兵的是诸葛亮与法正。

故而……

在刘封争夺世子的路上,李严与吴懿的兵马……每一个都显得弥足珍贵。

听出刘封的意思,马谡顿了一下。

只是,他的眼眸一如既往的坚定,他一本正经的开口,“吴懿将军的牺牲是值得的……如今,阳平关告急,曹休亦是笃定我们不熟悉这山道,不敢冒然闯这定军山,故而……将巴山山脉的敌军悉数撤走,这是送给我们一份天大的战机!我们只需越过定军山,绕过阳平关了,从背部直插攻入汉中,那这汉中一战……旦夕可定!”

说到这儿,马谡的语气变得更加笃定,“将军……汉中的成败,你的成败……现在,均系于你一念之间了。”

这……

刘封只是经过了短暂的迟疑,他的心一横,然后“嗖”的一声,利剑出鞘。

“传我军令,即刻杀往定军山,全军上下,只许前进,不许后退——”

“破敌立功就在今朝,诸儿郎们,随我冲上那定军山,随我杀——”

振奋……

因为马谡的分析,因为刘封的呐喊!

这支从荆州带来的百战之军,突然就振奋起来了。

——破敌立功,就在今朝!

……

……

巴山山脉的第三处山峦,也是最高的那处定军山脚下。

贾诩坐着马车来到了这里的仰天洼,他的长子,身居大魏驸马都尉的贾穆与次子参军之衔的贾玑,均是带着几分敬畏的仰头看着两侧的山峰。

贾诩则是望着眼前的仰天洼:“这里真是个依山傍水的练兵好去处啊!”

的确,诚如贾诩所感叹的,史书上描述的这仰天洼可以屯兵数万,也是历史上,诸葛亮北伐期间最重要的屯兵、练兵之所。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就在贾诩刚刚感慨过后。

“报——”一名兵士快马禀报道:“刘封的兵马正疾驰朝这边杀来……”

这……

听到这传报,贾穆与贾玑均是吓了一跳。

与两个儿子的担忧形成鲜明对比,贾诩的神色依旧如常,他只是淡淡的问:“他们发现我们了么?”

“没有……”兵士如实道:“他们的细作只是在包括定军山在内的十二道山峰详细探查,并未在仰天洼处逗留,更莫说是细探……”

“呵……”

听到这儿,贾诩浅笑出声,“终究是年轻人哪,心浮气躁,立功心切……兼之时间紧迫,查的不可能仔细,而这……恰恰就是他注定败北的原因!”

说到这儿,贾诩添得几分感慨,然后询问两个儿子,“我让你们在此多埋干柴等引火之物?可都埋了?”

“埋了……”长子贾穆说道:“大火一起,只留定军山一条道……敌军也势必被我们困于山上,只是……我们的兵马只能守住这一侧下山之路,那另一侧的下山之路如何去守?”

儿子贾穆的话方才脱口。

“报……”又一匹快马赶来,看到贾诩,这骑士连忙翻身下马,“贾先生,曹真将军让我来转告,说是曹休将军与张郃将军的兵马已经合于一处,就在巴山山脉的入口,全凭贾先生的调遣!”

这骑士的话……像是直接回应了贾穆的质疑。

贾诩也没有放在心上,他笑着说,“什么调遣不调遣的,现在的我们……是瓮中捉鳖,也是围山打援……刘备与诸葛亮该是比我们更犯愁的那个!”

这话……像是直接回复了……

也像是直接吩咐了!

二儿子贾玑兴奋的问道:“爹……你说那刘封与马谡真的被逼到定军山么?”

贾诩悠悠地吟出四个字,“十拿九稳!”

……

……

江夏,安陆城,马良手中的毛笔终于停下。

墨色在白色的纸上留下最后一道深沉的痕迹。

他疲惫地放下笔,目光落在自己刚刚写完的书信上。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他心头滴落的血,承载着他对幼弟马谡的深深担忧与无助。

“唉……”

一声长长的叹气,马良的神色无比痛苦,眼中充满了无力感,他知道,这封信是救不了马谡的,信中的文字,无论多么恳切,多么深情,都改变不了马谡现在的处境。能救马谡的,唯有他自己。

唯有他……自己的决议。

“投降”逆魏,那注定是一条更加艰难且凶险的道路……但现在,无论是弟弟马谡,还是他马良,是他们马家……都,没得选!

“云旗公子在哪?前面领路……我去将信交给他……”

马良询问身旁的仆从。

仆从拱手,然后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