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学习(第2/3页)
李承乾:“阿翁你不累吗?”
“不累。”李渊伸了个懒腰,他不仅不累,而且精神奕奕。不知道是不是退位了心情舒畅的原因,他身体越来越好了,甚至比从前还要好,每天骑马射箭一个时辰,坐一会儿马车不算什么。
李承乾移开目光,深藏功与名。
李渊要逛庄子,李承乾自然要陪同,杜荷几个挤眉弄眼一阵,也只能跟在后面。
庄头已经麻了,本来只是一个普通农庄,谁知道先是迎来太子,皇上和皇后也来过,现在连太上皇都来这里住了。这是什么运道啊!
他忍不住偷眼去看李承乾,都说太子殿下受宠,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秋收已过,农庄不像从前那样生机勃勃,但庄户依旧忙忙碌碌,忙着晾晒粮食、打谷归仓,充满了丰收的气息。
学生们也在忙着研究,忙着研究各种农具、把秋收剩下的秸秆堆成肥料,之后都要用到的。
李渊看着这个场景,忍不住微微颔首,又特意去看了看水转翻车,现在不用浇水了,水轮没有连接翻车,但依旧在拉磨和舂米,还是能看出它的作用。
李渊又夸了学生们一遍,还赏了一些钱财,令学生们喜不自胜。
之后李渊果然安心在农庄住下了,一开始还有点不习惯,慢慢也就适应了,还觉出了趣味来。
白天他在庄子里转悠,看一看丰收的场景,偶尔跑去陈家河村和村民聊天,晚上就和陆德明喝茶下棋,后来又抓李承乾几人的晨练,当起了武术先生,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没多久,李世民那里也商量出结果,下了两道诏书。
一是让各个部门准备,半个月后出发攻打突厥。
二是令北方受灾区域每家每户至少拿出一半的田地种植冬小麦,并令各州县派人来跟李承乾学习轮种之法。
徐知成是万年县的县令,他在这个位置上已经有些年头了,本来有机会升官,不过要调到外地去,徐知成在官场上没有很大的野心,更喜欢平静安稳的生活,不想放弃长安的繁华,于是就拒绝了,宁肯再做几年县令,等一个不用离开长安的晋升机会。
这次得到上面的命令,徐知成立刻点了几个人,跟他一起去农庄学习,万年县也管着好些个乡,受旱灾影响减产了。
去的路上,跟着他的一个小吏嘀咕:“不知道圣上怎么想的,种冬小麦就种冬小麦,让我们跟太子殿下学什么,难道太子还能比老农更会种地吗?”
其实百姓并不排斥种冬小麦,虽然可能伤害田地,透支明年的收成,但眼下这个情况还是保命要紧,今年冬天种上一茬,就算明年再遭遇天灾减产,至少还有抵抗能力。
小吏就是不理解,这时候不让他们去乡下劝课农桑,反而跑到农庄跟太子殿下学习,这不是白耽误时间吗?
徐知成瞪了这个小吏一眼:“太子殿下雄才大略,岂是我们能揣测的?少说两句吧!”
小吏嘻嘻一笑:“知道了,明府最推崇太子殿下。”
在当今圣上还是秦王,太子殿下还是王爷的时候,徐知成和太子接触过,那时候万年县发生了一起孩童丢失事件,本来是挺常见的事,但因为太子殿下刚刚帮助隔壁的长安县破获了一起拐卖孩子的案件,抓了好几个拐子,救回许多孩子,徐知成被失踪小孩的父母求得不行,就斗胆去秦王府上求见太子,希望能借他的爱宠帮忙寻找。
太子很爽快就答应了,并且果真帮忙找回了孩子,虽然只是一个误会,那孩子并没有遇到危险,而是受不了父母的严厉,自己躲到同窗家去玩儿,但太子也允他遇到此类事情随时去找他。
徐知成的确找过太子几回,且也破获了几个拐卖孩童的案件,狠狠打击了拍花子,立下不少功劳。
后来……后来秦王当了太子,一家子都住进了皇宫,找人就没那么容易了。且拍花子可能是被打怕了,之后几乎不在长安犯案,徐知成也就没再和太子殿下说过话。
这回能去跟太子学习,他还是挺高兴的呢。
徐知成点点这小吏,不欲和他多说。这小吏年纪还小,又是外地来的,不知道太子殿下的神奇,世上就是有这样的天才,不管做什么都能比别人更好。
只等着瞧就是了。
到了农庄,小吏环顾四周,目瞪口呆:“殿下就住在这样的地方啊?”
徐知成听他这么说,仿佛自己被夸奖了似的,得意道:“殿下就是如此,为了百姓不辞辛劳。”
小吏:“……”没救了,他家明府没救了。
由门口的士兵验明身份,徐知成一行便进入农庄,被两位士兵带到了一个大屋子里。
屋子里已经有很多人了,都是各州县派来的人,徐知成还看到几个老农模样的人,可能是附近村子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