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文化报(第3/5页)
萧瑀:“……”
这只是小事,萧瑀没跟欧阳询计较,黑着脸交了钱,站在甲方的立场狠狠刁难了欧阳询一通。大唐唯二的两份报纸,兄弟报社,其中一份还没办起来呢,竟然就水火不容了。
可叹!
李承乾一边磕瓜子看热闹,一边装模作样地叹了一声。
不管怎么说,《长安日报》的人气毋庸置疑,萧瑀精益求精的广告引起不少关注,《长安文化报》迎来第一波售卖小高潮。
后来,《长安文化报》第一期甚至超过《长安日报》的第一期,被誉为千古第一报。
上面刊登的作品篇篇精品,好几篇成为流传后世的名作,其作者大部分都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名人,诸如李世民、萧瑀、虞世南、程知节,还有此时还默默无闻,却通过这张报纸崭露头角的杜氏兄弟、十大美男之一的上官仪、以及科研霸主陈长生等;还首创好几个新的文学形式,大大推动了文学发展。
此时此刻,百姓还不知道这张报纸意味着什么,他们只是在书铺看见就顺手买了一份,或者被《长安日报》安利到了,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看报。
头版头面最好的位置,就是李世民亲自撰稿并书写的创刊词,鼓励天下百姓读书创作,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李世民文采本就出众,作为千古知名杰克苏大男主,人格魅力也是顶级的,这文章廖廖数百字,言辞沉稳中不失热烈,叫看到听到的人都心驰神往,尤其本就有心仕途的学子,恨不得现在就回去苦读,好早点科举中第报效君王。
看过了创刊词,接下来就是两篇文坛名宿所做的文章,《长安文化报》的第一期,李承乾和萧瑀没有对外征集稿件,而是找了一些名人约稿,打的就是一鸣惊人的主意。
效果显而易见,名宿的水平摆在那里,他们精心雕琢出的文章,自然是字字珠玑,但凡读书人都爱不释手,恨不得字字分析。
再之后是虞世南的一首小诗,诗名曰《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后世,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和薛稷被合称为“初唐四大家”,尤其擅长文学和书法。这首诗不仅仅是诗,也是一副书法作品,虽然比起欧阳询略有不及,但加上这首颇有风骨的小诗,就有了1+1>2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名家丹青文章等等,任意一篇拿出来都能让读书人爱不释手,现在却一股脑出现在同一份报纸上!
读书人热闹得像是过年。
普通百姓则对萧瑀和程知节更感兴趣。
是的,萧瑀果然写了一篇文学评论文章,狠狠批判了现在文坛一些不正风气。萧瑀骂人很贴心,从来不咬文嚼字,生怕对方听不懂。
这里面还有个故事,说是萧瑀从前骂一个领兵的将军,激情开麦大半天,对方悠悠打了个哈欠,茫然地问旁边人:“他在说什么?”
从那以后,萧瑀骂人都是大白话了。
这倒便宜了看报纸的普通百姓,这文章他们能听懂啊!萧瑀他们是知道的,就算不知道,听了别人科普也知道了,这可是大官啊!
不愧是文化人,骂得真带劲!爱看!
正如李承乾所说,没有骂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大部分人是不介意毒舌的,爱看热闹是人的天性,反正百姓很喜欢萧瑀的文章。
嗯……配合文章中所说的,某种风气不正之人难看的脸色,食用效果更佳!
至于程知节,他也写了一首诗。
写诗没什么,这首诗也不是什么惊为天人的佳作,甚至比不上虞世南那首。
但这是程知节啊——擅长领兵打仗、以武功封爵的大唐知名武将!
武将!
对百姓来说,程知节就是个大老粗,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嗓门能掀翻屋顶的那种(实际上也差不多),实在想象不到他提笔写诗的样子。
可能程知节当街提刀砍人都更好接受一点[狗头]。
他们不知道的是,程知节其实出身颇好,曾祖父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祖父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他的父亲则为济州大中正。
出身世代官宦之家,程知节打小就上学读书(虽然经常迟到逃学上课睡觉),勉强算是个文武全才了。
只是后来跻身军伍,战绩卓越,百姓只知其勇猛,却不曾听说有什么智计,便以为他是只懂冲锋陷阵的武夫。
当然当然,其中也不乏名字的原因。别看程知节这个名字很有文化的样子,这是后来改的。不论李世民、朝中官员还是民间都更喜欢叫他的原名——
程咬金。
——也不怪百姓从不觉得他读过书,单从名字来看,确实不太像哈。
巨大的反差引起读者兴趣,他们兴致勃勃谈论程知节,很快就把他的祖宗三代盘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