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性价比才是王道(第3/4页)
其中三四千吨的最多……主要是这个级别的船只,船体规模不算太大,国内很多造船厂都有这种级别的船坞可以用来造船,至于万吨以上的船坞,甚至一万五千吨的大型干船坞,这些大型船坞全国也没几个啊。不像是四五千吨级别的干船坞,很多中型造船厂也能够有。
而这种吨位的民用船只,技术上也已经很成熟,既可以用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的铁肋木壳船体,也可以用技术更先进,成本稍微贵一些,但是整体性能更出色的纯钢铁船体。
动力系统上,三大蒸汽机厂商基本也都有成熟,性价比也比较高的双胀高压小水管锅炉蒸汽机提供。
此外这个吨位的船只,依旧可以很方便的采用机帆混合动力,降低运营成本……而且这年头大楚帝国的技术部门,已经开始采用蒸汽机为动力用以升降帆装,这也意味着采用机帆动力的话,已经不需要和以往一样备上大量的甲板水手。
这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缩减运营成本。
所以这年头机帆混合动力依旧是非常流行,甚至是主流……哪怕是很多船只说是采用纯蒸汽机动力,比如应天级战列舰平常都是使用蒸汽机航行的。
但是依旧有好几根高耸的桅杆以及备用的风帆……这是考虑到蒸汽机一旦出现故障,船只需要被备用的动力。
这样年头的蒸汽可靠性看着已经挺不错的,但是偶尔出现问题导致船只失去动力,那也是常有的事。
因此远洋船只要么是机帆动力一起用,要么平日用蒸汽机,但是依旧保留桅杆,带上风帆备用……要不然的话,在茫茫大海上蒸汽机出故障了,那么也只能看运气等着过往船只搭救了……运气不好一直没有过往船只发现的,那么可就很糟糕了。
真正彻底的放弃风帆的,只有近海船只以及内河船只……航行距离短,而且往来船只很多,出现故障了也容易派出拖船来救援。
其实大楚帝国里还有更加可靠,性能更好的三胀式蒸汽机,不过那玩意暂时还太贵了,目前只有海军以及高性能的豪华客轮才会不惜血本用这玩意,其他普通民用船只出于成本考虑,目前用的还比较少。
干船坞,动力系统等多方面综合都导致了,目前航运界都比较喜欢用五千吨以下,主要是满载三千吨到五千吨之间的船只,能够很好的平衡船只成本,运营费用以及运费,性价比非常的高。
哪怕是海军那边也不例外,各种作战用的战舰自然不考虑这些,但是数量庞大的运输船队也是不避免的考虑到民用船只的一些情况。
由此导致了海军的运输船队,出于成本的考虑也更倾向于采用五千吨以下的运输舰。
除了成本外,其实还有另外一点让海军无法装备大量的大吨位船只,那就是港口限制。
和民用船只去的地方,基本都有成熟靠谱的港口泊位不一样,海军的很多运输舰在执行运输任务的时候,可没办法每一次都要求目的地港口有适合的深水泊位。
很多时候一些楚军控制的一些海外殖民地的小港口,也不具备停泊大型船只的条件。
没有深水泊位,没有港口吊装设备等等都存在!
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的运输舰,基本都自带吊装设备,但是吊装设备可以自带,然而深水泊位可没办法自行解决了。
所以海军里现役的运输舰,考虑到海外部署的需求,普遍吨位不大,三四千吨是主流,甚至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专门用于条件差的港口进行中转补给的一两千吨甚至几百吨的小型运输舰。
而大型七八千吨的运输舰,往往是充当干线运输舰使用,往来于本土以及海外领地大型港口之间。
这一次欧洲作战的海上运输,就是如此,海军那边有不少的大型运输舰以及一些名为征用,实际上是雇佣的民用大型货轮。
往来于本土和南非港之间,把大量货物运输过来。
到了南非港后,其中一部分船只会卸货,在码头上进行中转到三四千吨甚至只有一两千吨的运输船上。
这些吨位小一些的运输船,再搭载着这些军需物资沿着非洲西部海岸北上,陆续为沿途驻防各港口,如加纳等地区的驻军送去补给。
而最近的话,大部分中小运输船只,则是会抵达丹吉尔港,其中一部分货物直接被卸货,还有一些干脆把货物留在船上,然后跟着舰队一起行动,随时提供补给,剩下还要在丹吉尔那边多装卸过一遍。
直接到欧洲的大型货轮也不是没有……前段时间海军就傻乎乎的把一艘征用的民用货轮吉江号拉到了欧洲来。
为了伺候那艘满载八千多吨的大家伙,海军费心又费力……装卸非常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