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4页)

“徐同窗这话从何说起?”

“国子监藏书阁中,有一大周游记,其中记载,晏南省至京城约一千七百余里,自梁家得到消息至其传信过来,只有六日,卫同窗可知这是什么概念?”

徐韶华这话一出,卫知徵面露深思,片刻后,他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这一个来回都三千余里了,只用六日,那便是一日五百多里,便是寻常御马也不过日行三百里,这梁家,这梁家……”

卫知徵找不出词来形容,而徐韶华随后又继续道:

“明年便是京察大计,可梁家连驿站都有所把控,若是梁巡抚明年回京,右相可能容他?”

徐韶华说完,抿了一口茶水,正如他和右相所说的那样,若说原本右相还在观望,现下梁家暴露出来的这些,已经足够他彻底下决心了。

“……梁家这是走了一步死棋啊。”

卫知徵喃喃的说着,随后,忍不住道:

“不过,这一切皆因梁世则而起,可他到底怎么想到去招惹右相呢?”

徐韶华笑而不语,卫知徵忍不住悄咪咪的看向徐韶华,低声道:

“徐同窗,透漏一下呗,你肯定知道。”

卫知徵语气笃定,他甚至可以肯定,这里头徐同窗定也掺了一手,不过那可是右相,他也能为人驱驰?

“卫同窗别这么看我,这件事,且往后看吧。”

晏南是一块好地方,谁人都想掺一手。

卫知徵闻言有些气馁,徐韶华随后道:

“今日之事,卫同窗可以告诉侯爷一二。”

“告诉我爹干什么?他知道了不得夹着尾巴做人……”

卫知徵忽而一顿,他忍不住压低声音道:

“徐同窗这是想要将这件事儿闹大?可安王和右相素有旧怨,若是安王掺合进来,只怕会让梁家逃过一劫!”

徐韶华闻言,笑了笑:

“这是卫同窗的想法,可不是安王爷的想法。一块肉,在别人的筷子上与在自己的筷子上,可是不同的感受。”

卫知徵忍不住皱起眉头,一时没有想明白,徐韶华也不催促,只静静的吃着点心。

“难不成安王还会和右相一起合作不成?那怕是要天上下红雨了!”

“那,卫同窗不妨拭目以待。”

徐韶华和卫知徵说了会儿话,大用又引着胡氏兄弟走了进来,那厨娘的手艺不错,四人都用的很是尽兴,徐韶华也不由琢磨着,要不要在宅子里请一位厨娘。

而另一边,卫知徵回去后,还是将徐韶华的推断告诉乐阳侯,乐阳侯听后不由一喜:

“今日安王爷正好问起此事,我虽然糊弄过去了,可瞧着他也不甚满意,原来……这是右相想要对梁家下手了啊。”

不过,乐阳侯也没有立刻去寻安王,他现在也学精了,送上门的东西总是不招人稀罕,唯有几番波折下得到的,才是最香的。

果不其然,大年初六那天,安王便请乐阳侯去竹青坊,喝那一天三壶的庐山云雾茶。

席间,在安王的多番试探之下,乐阳侯这才吞吞吐吐的将徐韶华分析的那些话,说了出来,安王听后,深深的看了乐阳侯一眼:

“乐阳侯倒是藏的深。”

安王对于乐阳侯的性子也有几分了解,这短短数月乐阳侯的改变实在太大,不过安王不在意。

乐阳侯想要与安王府守望相助,自然要拿出些本事来,这个本事是他自己的,还是旁人的,都不重要。

只要能唯他所用即可。

“这么说来,那姓周的,这怕是盯上了梁家。不过,一个小小的梁家,在晏南留了五载,便有这样的积累,真是不敢想象啊。”

安王感叹的说着,可眸中一抹势在必得飞快闪过,乐阳侯看在眼里,叹为观止。

这一次,徐郎君又算到了。

之后的数日,乐阳侯一直让人暗中观察着安王府,不过三日,安王便直接上了右相府。

彼时的右相已经开始闭门谢客,这个时候能来上门的,也都是些不重要的人了。

就连右相府的门子劳累了几日,这会儿也有些备懒,他本正整理着拜贴,只觉得眼前一片阴影落下,随口便道:

“大人已经不接见外客,这位客人请吧,下次早些来吧。”

“你不妨再去通报一声,看看右相到底见不见本王。”

门子一愣,随后看到安王的脸,立刻跪下行礼,安王懒得与他计较,不多时,右相亲自迎了出来。

两人这些年势同水火,逢年过年别说有礼了恨不得给对方门上泼大粪,可今日安王自己登门拜见,不说他的目的,右相心里别提多爽了。

“哎呦,安王爷,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右相面上带着客气的笑容,安王心里也终于舒坦了一些,随后也不与右相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