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2/3页)
殷玉瑶之前卖房买家具已经花了大几万块了,她心里盘算了下,挑了五处最好的买了下来,一进二进四进的都有。这样她手里博物馆的现金就只剩下三万块了,这些钱她预备着留着修缮宅子,再淘些木料。
如今虽然政策还有正式开放个体经营,但是所谓的“黑市”已经没人查了,越来越多的手工艺人愿意私下接活。李大路给殷玉瑶找了个叫赵汪洋的老工匠,赵汪洋的父亲爷爷都曾修缮过皇宫,他把祖上的手艺学了个七七八八,年轻时候起没少跟着父亲给人家修葺老宅子。
后来老宅子成了四旧,不但没有人修缮,甚至还有人去故意毁损,赵汪洋的手艺没了用武之地,只能靠当个木匠换些粮食。
李大路早就把四九城修缮老宅子的人打听了一遍,知道这些人里就赵汪洋手艺最好,而且是真心喜欢这些老房子的,便替殷玉瑶将他请来。
赵汪洋原本以为是请他打家具,结果当他走进东华门旁边的四合院时,顿时傻了眼。
殷玉瑶从里面迎了出来,领着他把屋子一间间的全都看完,最后打开了后罩院的一排房子的锁,里面除了一些拆的七零八碎的家具以外,还有二十根上好的紫檀木料。
赵汪洋手都颤抖了,上手轻轻地摸了摸,不住地点头:“好料子。”
殷玉瑶笑着说道:“您老是有眼光的。”
赵汪洋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情绪冷静下来:“你叫我来是打家具还是修家具?”
“家具先不急着打,请您老来主要是想把我这宅子彻底修葺一番,还有这些家具,那些年被拆的七零八落的,但我看了,好在东西倒是不缺,我想请您给修复一下,若是什么地方实在是配不上了,那就用这些紫檀木料给补上。”
赵汪洋已经把这四进的官宅府邸从头到尾的看过了,心里大概有了数:“这宅子修下来得一年半载的,都是细活,要不少钱。”
“您放心,我心里有数。”殷玉瑶信任地看着他:“大路和我说过您的手艺,实话说除了您,旁人我也信不过,这宅子就拜托你了。”
赵汪洋摸着矮榻上的精美花纹,眼睛里泛着泪花:“交给我,你放心。”
事实证明,李大路找的人真没错,殷玉瑶学的历史专业如今没分那么细,但也有涉及古籍古建古家具等修复一类的课程,但作为才上了一年大学的新生,学校还不敢让他们真上手,只能先学理论知识。
如今正好放暑假有空,又有大师亲自上手“示范”,殷玉瑶几乎全天都泡在这里。一开始赵汪洋以为殷玉瑶是不放心来监工的,后来才发现这丫头是来“偷师”的,也能看出她是真的喜欢着这些。
赵汪洋的两个儿子都没学他的手艺,一个在罐头厂上班,一个小学当老师,都是正式工,谁也不愿意和他学这些。他心里自然是有些遗憾的,毕竟是家传的手艺。如今他见殷玉瑶是真喜欢这些,又在大学里学的历史,便愿意教她一些,一来二去两人倒成了忘年交,等殷玉瑶九月份开学回学校上学的时候,她已经正式拜了赵汪洋当师父。
开学就只能周末再过来,不过这活干的时间长,殷玉瑶还有好几个宅子呢,她不怕学不完,甚至她还打算留着两三个宅子,等以后自己也试着慢慢修缮,就当练手了。
有了暑假这两个月实践经验,殷玉瑶对这门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就在她埋头苦读的时候,裴云圣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干爸王国庆的工作调到北京来了,正式成为了首都钢铁的职工。
殷玉瑶一听这消息忍不住高兴地跳了起来,连忙抓着裴云圣的胳膊让他仔细说说,怎么就突然调到北京来了。
裴云圣笑着说道:“咱结婚前本来干爸的借调工作就要结束了,他参加完婚礼申请去就提交报告想申请回南德,谁知那时上面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了他们厂里。任务很艰巨,有很多难点需要攻克,干爸放不下任务,为此又多呆了几个月,和北京来的工程师一起攻克了技术难题。那位工程师正好是这边钢铁厂的技术总工,欣赏干爸的能力和干劲,回厂里后特意申请,就给干爸把工作调来了。干妈作为家属依然跟着一起调过来,还是在厂医院。”
“太好了。”殷玉瑶开心的直转圈,抓着裴云圣的手连忙问道:“他们是打电话还是发的电报,什么时候过来,我们好去接他们。”
裴云圣笑道:“起码得一个月以后才能到,他们打算先把东北那边的行李铺盖比较大件的东西先寄过来,然后他们还得回一趟南德,南德那边的房子要退给厂里,家里一些东西还要收拾下再来。我和干妈说了,你星期天上午的时候在家,让她倒出空来给你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