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你走了,我怎么办?(第2/3页)
原本只算萍水相逢的两家人这才亲近起来,李家是因家势低微被人排挤到云阳城来做官的,天降一个大靠山,没有不抓紧的道理,人家热情,蔡家伸手不打笑脸人,交往越来越亲热,成为儿女亲家也算顺理成章。
蔡玠在李夫人屋里见到柳嫣,便玩在了一起。柳嫣身子不好,不能跑不能跳,小时候乖巧可爱,他是家中独子,多个柔弱的妹妹,总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她,渐渐便成了习惯,柳嫣并不麻烦,经常找他的不过些许闺阁里的小事,生病的时候总是很依赖他,李夫人还要靠后。
他自小早熟,玩得来的伙伴总比他大上几岁,稍微知事,发小们便陆陆续续成亲了。蔡、柳两家熟悉性情,都是京里来的,柳家家世比不上蔡家,低门娶妇,无可厚非,成亲是人人都要经历的一件事,与其娶个陌生人,不如选个知根知底的。
孩子们在一处,天长久,比血脉至亲也不差什么。他跟柳嫣之间是水到渠成,好像本该如此,连母亲在他小时候看两人玩得好,都打趣过,要不要接柳嫣来家里当媳妇。李夫人更是一味打趣撮合,只要他一去县令府,哪怕是去找柳捷的,柳嫣便会像个小尾巴一样出现,跟前跟后。
两人并肩躺在地上,蔡玠说完了,被微风轻轻吹在脸上,翻身去看冯敏,她闭着眼睛,一副睡着的模样,他不甘心上前将她亲醒,暗含期待,“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冯敏眼神清明,其实一直没睡,自然将他说的话都听清了,也隐约有点明白他想听什么,他经常在她耳边呢喃喜欢,所求的不过一句回应。可她的所有情感,已经在第一次见面听到那句‘你放心’的时候便强迫自己封存住了,她家世低微,渺小普通,却从未想过去窃取别人的幸福。
他们之间的问题,简单又不简单,他这样避重就轻,不过是因为根本的问题没办法解决,想叫她妥协罢了。
其实蔡玠并非冯敏所想那样狡猾,不过这人情窦初开,第一次遇上浓烈到想完全拥有的感情,便迫不及待想从她这里得到回应,其他所有的一切都被排在后面了。偏生冯敏几乎冷酷到无情,立身之正,毫无破绽,也不肯给他丝毫攻略的机会,反过来主导了这段感情发展,不知不觉间倒牵着他的思绪走了。
冯敏到底没说什么,对他越来越明显的纵容跟宠爱,只好投桃报李将小小的家打理好,每的茶饭饮食细心裁度,有需要她出面的交际,小心着不落刺史府的脸面。
端午前夕,采办处往各家送了不少粽子,这里不敢怠慢,多出来好几份,冯敏怕吃不完浪费,往周围几家交好的女眷处送了点,转身回到家,蔡玠骑马从山上下来,刚翻下马,便一脸喜气道:“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看他一身劲装,阔肩长腿,一脸热汗,跟个在外面疯玩回家的孩子一样,冯敏冷水绞了帕子递给他,配合道:“什么好消息?值得你这样跑回来。”
“当然是好消息,今有一批营州过来的兵士,其中有一人认识你哥哥。”
冯敏的哥哥冯骥十八岁时招兵入伍,现已经七年之久。最开始不过是云阳府兵,休假时还能回家,两年后朝廷派军剿匪,每个州都有名额,有条件的都将自家子弟留在了身边。冯家无人无财,冯骥被迫南下,好在有惊无险,半年后给家里寄了信,得知大军剿匪之后又被派到云南平叛,家里虽担忧,只无可奈何,这一去却是条不归路,平乱后又随军辽东攻打高句丽,辗转颠沛,几年间零星来了几封信。
从前年开始,大汉大军深入高句丽,两国持僵持之态,再无信件往来。冯骥到底是生是死,冯家一无所知,想找人打探,又实在没有门路可走。冯敏也有想过找蔡玠帮忙,总没有合适的机会,还是上一次他带她回家,在车上聊起家人,涉及了一点,后面他也忙,冯敏以为他忘了。
“一直没有机会跟辽东取得联络,信件来往又慢,我本来打算等这边事情告一段落,好好谋划。辽东的战事旷持久,朝廷拖不下去了,大军回撤,派了一支小队来,我就想到你哥哥了。”
来者并非小兵,是个总旗,之前跟冯骥在一个将军手下共事,打过许多照面,得知冯骥的妹妹乃刺史府内眷,不由上了心,知道的情况不多,斩钉截铁冯骥还活着,似乎立了不少军功,随着大军入京了,只不过未来的安排还不能确定。
冯敏关心则乱,真想亲自去见见那人,问问详细的情况,蔡玠就知道她会激动,回来的路上便想好了,轻轻擦掉她的眼泪,“你不放心,我明再问问,不过你不便出面,等我再往京中去封信,保管打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