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刑罚(第2/3页)

“世子高见,但总不至急于一时。虽然有军法在,但一次性解决得太多,是否也……”

“将军总不至于害怕死人吧?”

世子笑了一笑,转头望向海面。此时天色渐暗,海波早已平静。但借着夕阳的一点余晖,仍然能看到随海风而起伏的绯红波涛,以及散乱的木块与惨白的残肢——相对于“飞玄真君号”,改造后的“胖子”杀伤力更加直接也更加恐怖;塞入火箭的铁钉碎石在炸开后迅速激发,击穿木船切割肢体,制造出覆盖极广的死亡区。三四枚“胖子”火箭之后入犯的倭寇几乎全军覆没,甚至没有留下什么活口。这样的杀伤之惨,不比处死几百个罪犯残酷得多。

戚元靖稍一犹豫,只能吐露心声:“……毕竟还是要考虑中枢的意见。”

与穆国公世子这种攻高防厚还有复活币的buff怪不同,戚元靖是真从武将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他那个指挥使说起来大小也是个官,但到了京城屁用也不顶。地位相差悬殊,顾虑当然不同。世子可以自行其是不顾虑朝廷里的老登,他戚元靖可不敢。

“这一点不用担心。”世子轻描淡写道:“如果是在往日,朝廷里以安静为主,不愿平白兴起大狱,可能还愿意高抬贵手;但到了现在,上面对倭寇的敌意已经显露无疑,反而更适合搞点大动作。”

虽然还不太明白飞玄真君万寿帝君突然转变态度的缘由,但老登那直白无疑的情绪可是不容误判的——如果从年前开始计算,那么迄今为止,皇帝在抗倭大事上大笔挥霍,可是少说投入了上百万两白银了!

钱在哪里,关注点就在哪里。在今年之前,唯一有幸能蒙受如此重视的,大概只有真君念兹在兹的修仙大业;而真君在修仙炼丹上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勤奋,那肯定是有口皆碑的;但凡他能将这种勤奋与执着分一半到抗倭的事情上,建功立业都不是什么难事——还是那句话,真君只是坏,不是菜;只要解决了主观能动性问题,他其实是能做事的。

和平的逻辑和战争的逻辑迥然不同。和平时大家追求的是表面光,为了朝廷仁恕慈悯的形象,一年圈定的死刑不能太多;可一旦战争机器开动,死成千上万人都是等闲,刑部手上多杀几个,一下子就不引人注目了。

这就是信息差的关键之处,不是靠一点谨慎小心就可以弥补的。实际上,以皇帝如今表现出的那种狂躁与暴怒来看,他可能还巴不得多杀几个呢。

这种杀意在平时可能会称之为残忍,但现在却恰恰是高效。要是老登发挥超常真能把该图的都图了,搞不好连穆祺也不能不对他尊敬三分——你别管老登有多少私心,只要人家还愿意办正事,那就是大家都喜欢的好登。霹雳手段,菩萨心肠,真要是办成了这件大事,那也算飞玄真君万寿帝君证得正果,不枉大家咬牙忍他这么几十年了。

“如果要搞大动作,那肯定要参考现有的战例。”世子缓声道:“而现在嘛,有海战经验的将领,可能也就只有那么一两个了。戚将军,你应该要明白这个意思。”

老登千摆万摆,在兵权上从来不敢摆;只要戚元靖能在保持忠诚的同时展现自己的能力,那青云直上也只是弹指间事。大将的拔擢出于圣意,朝廷文官又能插手什么?!

戚元靖当然明白这个意思。他甚至能猜出世子为什么非要动用军法砍掉这数百颗人头——应对的措施总是随局势而不断变化的;在走私刚刚有苗头的时候,可能一两张人皮也就够震慑宵小了;但仅以名册判断,山东及江浙等地与倭寇勾结的时间少说也在十年以上,盘根错节朋比胶固,已经是不可想象的利益网络;要想恐吓住这样的利益网络,保证将来后方的安全,那恐怕四五百颗人头都未必够用。

当然,真到了不够用的时候,那就只有再下一下狠心了。

“世子的期许,末将不一定能承担得起。”稍稍思索之后,戚将军还是没有回绝这明白之至的暗示:“但国家大事,末将也不敢推辞。”

“那就好。”世子露出了微笑。

双方已经达成共识,戚元靖抬手呼唤亲兵,要将军法的布置分派下去——他很清楚世子的心思,晓得一定要在大庭广众下明正典刑,威慑力才能发挥到十分,所以特意让人到县城中传召官吏百姓,到现场围观这一场大事;还命人迅速筹备木料,就地搭建行刑的高台与木架。而在他逐一吩咐之后,世子忽然想起一事,又出声叫住了他。

“是了,我隐约记得《大诰》中载有明文,虽说将在外君有命不受,紧急事务可以军法处置无需请示。但事情了解之后,还是要将原委呈送内阁的,对不对?”